“自然沒有。”問山笑道,“但方圓百里,修劍道的門派可不少。”
他適才臨時起了個興致,撤青荇山結界的時候,順道把別家門派的結界一起撤了。不為什么,就為了看看他這個小徒弟多有出息。
劍引訣以靈引劍,所以常人總以為只要靈力是關竅,只要靈力夠了,就能引得靈劍出鞘。
但問山知道不是,以靈引劍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以心問劍。靈劍有靈,問劍人以心問劍,靈劍也要問持劍人的心。
心若無比磐石,如何執穩手中之劍
青荇山的小師妹資質自不必提,心性才是世間門無二。
是故才有萬把靈劍離鞘投奔。
問山說完這話,揮袖一拂,那些本不屬于青荇山的靈劍感受到無上威能,顫了顫,原地消失,回他們該回的地方去了。
空中的云氣停止翻涌,青荇山又籠上薄霧,結界重新落下,光罩載著師兄弟們回到劍臺,問山也飄身落地,他看著阿織,忽地嘆了一聲,對夙道“假以時日,她在劍道上的造詣,或許不比我低,可惜”
姚小山聽到前半句就驚呆了,沒聽見最后那聲“可惜”,又或是問山沒打算讓他聽見。
他飛也似地奔到阿織跟前“小師妹,你知道仙尊怎么說你嗎他說假以時日,你咦,你已經挑好靈劍了怎么挑的”
姚小山話到一半,驀地卡了殼,似乎忘了自己要說什么,他看著阿織已經擇好的靈劍,轉而問道。
阿織手中的劍長約三尺,劍身如水,刃如寒芒,最特別的地方,劍柄的尾端有一個孔,上頭穿了三根繩結,繩結吊著三枚白玉片,一動起來便發出“叮當”脆音。
阿織道“適才那么多劍中,它是離我最近的一把。”
她沒有刻意挑,這柄劍適才就落在她足邊,她就把它撿起來了。
“這、這么隨便嗎”姚小山驚道。
“隨便嗎”問山笑道,“凜然威光,近在咫尺注,離得近不也是緣分“
他信手找來被阿織挑中的靈劍,仔細看了看,驀地一挑眉,“居然還是把有名字的劍。”
靈劍在問山手中一閃,又出現在夙的手中,白玉片撞擊出歡快的清音,夙低眉看了一眼,將劍還給阿織,淡淡道“祺。”
劍名“祺”。
阿織點點頭“記住了。”
她在心中默念“祺”的劍名,靈劍感受到召喚,卻并不及時入鞘,它浮在空中,對著滿地沒被選中的靈劍連著打了幾個旋兒,才“嗆啷”一聲落入鞘中,頗有幾分得意的意思。
周圍的人沒忍住都笑了。
姚小山笑過后,暗暗吐出一口氣。
直到這時,他才發現自己此前的擔心都是多余的,青荇山的小師妹,劍尊的親徒弟,怎么可能喚不來一把靈劍呢
下山的路上,等師兄弟們三三兩兩地結伴走了,姚小山忽然塞給阿織一個物件“小師妹,這個給你。”
他知道阿織眼睛不好,不待阿織仔細分辨,便說道“草編的蜻蜓,你瞧好了,我的蜻蜓的觸須上有兩個結,眼睛用的是黑豆,僅此一家,只要是這樣的蜻蜓,一定是我編的。”
他訕訕地道“之前我擔心你試劍的時候出意外,想著你如果難過,就拿這只蜻蜓安慰你去年你剛到青荇山,我去鎮上給你買的東西里,你就挑了一只竹蜻蜓。眼下想想,實在有點多此一舉。不過你還是拿著好了,我有私心的,以后我們要是分開了,你看到拿草蜻蜓的人,就會認得我了。“
阿織道“我不會忘了師兄的。”
姚小山看著阿織,不知道是不是適才萬劍齊鳴,讓這個未及而立的少年頭一回意識到人仙殊途,又或是是那些臣服在阿織腳下的靈劍,讓他驀然發現小師妹已不再是當初那個需要他處處照顧的小師妹了,有朝一日,她也許會變得與仙尊和夙一樣,如星月一般不可觸及。
姚小山搖了搖頭“你不明白,我再在山上住一年,可能就要下山了。我是凡人,凡人每過幾年,模樣就會變得不一樣。等幾十年后,即便你認得我,我認得你。我的孩子呢我的家人呢有了這個信物,我們永遠是故人,不管過去多久,我們都可以再相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