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功被降職了那王后和大公子那邊呢”
“王后和大公子向趙王求情,趙王未允,還以糧食在鄒國被劫為由,說此事是鄒國縱人所為,鄒王年邁,膝下諸子奪權,據臨遠傳來的密報,鄒王已連著幾日未出席朝會了。”
那就是說,鄒王或已病入膏肓,或是已經薨逝,被人瞞著隱而不發。
祈簡轉著竹笛,“所以趙王以糧食被劫一事為由發兵伐鄒”這可和他之前預想的不太一樣,沒成想他讓人從曹功手里劫了糧草,反而給了趙王伐鄒的事由。
云石點頭,確實是這樣的,雖世人都知道,鄒國內亂頻仍,哪有余力敢招惹趙國這樣的強國,可趙國從紀國借來的糧食,確實又是在鄒地被劫的。
趙王盛怒,甚至連自己的大舅哥都給降職了,全然未顧王后和大公子顏面,更別提罪魁的鄒國,此番伐鄒,從這個層面上來說,似乎也是合乎情理的,至少面上,誰也不能指責他無故征伐他國。
“那鄒國呢他們未向趙王請罪辯駁”
云石搖頭,“鄒國的最新信報還沒傳來,那邊的情況還不得而知。”
正說著,外面竹林突然響起了幾聲有規律的鳥叫聲,云石臉色一喜,這應是有新消息到了。
不用祈簡吩咐,他出去片刻很快回來,手上還拿著一個密閉的竹筒。
“公子”,云石將竹筒遞給祈簡。
祈簡接過竹筒,用干布將其上沾著的露水擦干,接著打開蓋子,取出里面折成小塊的絹布抖散開來,上面墨跡清晰,闡述明了,他看完后,又將絹布遞給云石。
臨遠傳來的消息,說是鄒國沒有承認趙國指認的劫糧一事,還求趙王給他們一些時間,他們將即刻派人查清此事來龍去脈,為此,還專門遣了使臣帶著寶器向趙王獻禮,只可惜,鄒國的使臣,還未來得及走出鄒國境內,便暴斃在驛館,其所帶財物也一應丟失。
所以,他們的人根本沒來得及見上趙王一面,趙國的兵馬,已經陳列在其邊境了。
“公子,鄒國使臣是趙國埋伏在鄒國的密探殺的,使臣身上所帶財物,卻被臨遠和康先生他們拿了。”
“嗯,我猜到了,”祈簡面上浮出笑意,這種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事情,他們是做慣了的,趙王在前殺人,他們在后拾財,就如上次劫糧之事,趙王從紀借糧,他們在鄒搶糧。
這兩次,他們都是跟在趙王身后撿東西吃,偏沒被趙王抓住把柄,也不算壞了他的事,其他諸事繁雜之下,趙王想必還騰不出空子來專門調查他們。
“傳信叮囑他們,務必收拾好尾巴,趙國潛藏在鄒地的暗線不少,康先生聲名又顯,不要讓人將視線放到他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