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她倒是猜錯了,平娘沒有被誰ua,她只是看到夏檸和楊家人相處得那么融洽,心里有些鉆牛角尖了。
尤其楊大人和楊夫人都那么和善,那么喜歡夏檸,但對她的態度卻跟楊故安一樣,客氣有余而親近不足。
當然,這也是她想多了,楊家人固然對夏檸態度不錯,可對她同樣熱切有禮,只是因著安奴的緣故,他們在夏檸面前不那么拘謹,可就平娘而言,她說話不多,他們摸不清她的脾氣,自然不敢輕易冒犯。
聽了夏檸勸慰,平娘心里多少好受一些,而且她看夏檸,似乎不像是對楊故安有意的樣子,于是便將心里那些翻涌的思緒壓了下來,跟夏檸說起紀王壽禮的事情。
宮里,紀王后同樣在跟朝華說紀王壽辰的事情,朝華和紀王的壽辰都在四月,每年紀王壽宴一過,王后就會借此給朝華也準備盛大的慶祝儀典,其實這是不合規矩的,可往年宮里只有朝華一個女孩兒,紀王又對她很是寵愛,便由著王后去了。
只是今年情況卻有些不一樣,朝華因聯姻之事對紀王生怨,已經許久沒有主動去向他請安了。
再加之紀王新認回來了兩個王女,是以他對朝華雖然惦記,但朝華不來找他,另外的兩個女兒卻填上了這個空子,再這樣下去,朝華跟紀王的父女情分豈非要越發淡泊
紀王后哪能由著女兒這樣下去。
要知道,紀王不僅是一個父親,他還是紀國的王上,朝華因聯姻之事對紀王耿耿于懷,說明她至今還沒弄清這點。
或者說她心里知道這個,性子上卻抻著不愿服輸。
“明日你去陽泉宮一趟”紀王后沒有詢問朝華的意見,而是直接命令。
朝華雙手捏著袖口,腳尖在地上來回磨蹭,猶疑著問去陽泉宮做什么。
紀王后臉色卻很嚴肅,她看著朝華,問她道“你去看望你父王,還需要理由嗎你自己算算,是不是自打昭平和昭寧進宮以來,就一次都沒去過陽泉宮,你看看昭寧,人家十天里得有一半時間都要去陽泉宮跟你父王請安,還有昭平,她性子雖然怯懦,但也知道時常去陽泉宮露露臉,可你呢
朝華,你父王是王上,你是他的女兒,他自然是愿意哄著你的,可你不能指望他一直彎腰哄你,這不現實尤其他現在不止你一個女兒。
你自己想想,你父王有多久沒宣召你見駕了你不去向他請安,他同樣沒召見你,反觀昭寧,所有人都知道她深得你父王寵愛,每回從陽泉宮回去,都是捧著一堆賞賜下來的珠寶器物,可是你呢你若不是我這個王后生出來的,早就被宮人欺負得不成樣子了。”
紀王后越說聲音越大,心里實在是對朝華有些失望,她這些天冷眼看著,本指望朝華自己能轉過這個彎來,沒成想她倒一條道走到黑了。
分明她之前對王上雖有意見,但控制得還算好,知道面上不能表露得太過明顯,也知道不能跟紀王太過生分了,可自那兩個丫頭進宮以來,朝華的性子就越來越左,尤其在紀王一事上。
再不點醒她,她這個嫡公主恐怕就真的要在王上面前失寵了。
紀王后剛開始說話時,朝華還抬頭看著她,說到后面,朝華的腦袋就越墜越低,越墜越低,到了最后,她雖一言不發,但哽咽聲卻清晰可聞。
整個殿中安靜極了,只有朝華換氣哽咽的聲音格外明顯,她雙肩聳動,剛開始還收著聲,后來,不知是不是覺得委屈了,哭聲便越來越大。
紀王后嘆息一聲,終于忍不住將她攬進懷里,輕輕拍打她的后背。朝華這下終于忍不住了,邊哭邊聲音含糊地叫著母后。
紀王后也不打攪她,只等著她將眼淚哭完,哭完了,將心里的情緒都釋放了,她才能聽進旁人的勸解。
待朝華停了哭聲,紀王后拉著她坐到榻邊,跟她細談過之后,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
這傻姑娘,之所以跟紀王疏遠了,一方面是因為聯姻之事留下的心結,另一方面,卻是因為吃味紀王對昭寧比對她還好,好似隨便來一個人,便能分走紀王對她的寵愛。
王后用帕子輕輕擦干朝華臉上的淚痕,輕斥她道“你這不是想左了嘛,這人啊,關系都是越處越親的,昭寧同樣是你父王的女兒,你不搭理你父王,可不就便宜她了。”
頓了頓,她想到陰家傳來的消息,又安慰朝華道“你跟她計較什么,要知道,她之所以能進宮,還成了王姬,是為了代你嫁去趙國的,如今她的聲名已經傳進了周邊各國腹地,公子顯怕是已經知道紀國新認回了個絕色傾城的公主,你只等著看就是了。”
“真的”朝華眼睛紅通通的,說話還帶著濃重的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