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怎么不可能事在人為朝華和公子顯定下婚事的時候,誰又能預想到如今要嫁去趙國的人選換成了昭寧,這還不是她辛苦籌謀來的
“王上,難道您舍得就這么放棄和齊國的婚事昭平許給了魏國,昭寧又被公子顯定下了,咱們的女兒中就只剩朝華還未找到夫家,若齊國真的有意與我紀國聯姻,將昭寧換作朝華,庶女換作嫡女,焉知他們不會同意”
畢竟昭寧身份比之朝華,還是差了一些的。
她這么一說,倒也有幾分道理,紀王確實舍不下和齊國的婚事,但他懷疑齊國太子看中的是昭寧的美貌,而非她的身份,所以王后所言未必管用啊,朝華容貌雖佳,可跟昭寧比起來,那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所以,此事十之七八是成不了的,且他不顧齊國太子所求,將昭寧許嫁給了趙國,焉知人家心里不會記恨。
紀王心思急轉,想了又想,還是覺得此事并不可行,畢竟以齊國太子的身份,續弦一國嫡出公主也在情理之中,可他卻偏偏選了昭寧一介庶出王女,這說明他在第二次成婚的太子妃人選上,并沒有特別看中身份家世。
而昭寧身上最耀眼的標簽是美貌,是傾倒諸國的美貌,齊國太子求娶她,多半也是起心于此。
“此事不大妥當,朝華和公子顯之前有過婚約,齊國太子求娶的又是昭寧,如今昭寧許給了公子顯,再將朝華換給齊太子,這說出去不像話。”
人家齊太子又不是娶不到太子妃了,何苦要跟一個被公子顯退回來的紀國王女糾纏不清,這樣的信件要是送去齊國,不像是結親,倒像是結仇,不定就徹底將人得罪了。
王后沒料到王上竟對此持反對態度,畢竟以他素來的性子,只要有利可圖,他就愿意一試,從沒將話說得這么肯定過。
“王上,聯姻之事本就講究你情我愿,咱們都未曾試過聯絡齊國,又怎能知道齊國那邊是個什么態度,是,朝華是跟公子顯有過糾葛,可說到底兩人并無來往,甚至都從未見過一面,齊太子當不至于計較這個,萬一呢萬一齊國同意了這個提議呢妾以為此事值得一試”
王后語氣斬釘截鐵,紀王聽著卻心里不虞,王后到底是一介婦人,不太明了男人的心思,尤其是齊國太子這樣身居高位的男子心思,這樣的人極要臉面,絕做不出娶不了妹妹就換成姐姐的事來。
說得再直白一點,齊國太子若真心想求娶昭寧,聽到昭寧許嫁趙國的事情,且還是嫁給一個身份不如他,聲名不如他的公子顯,他心里能不憤然嗎這樣的情境之下,王后還想把原先跟公子顯有婚約的朝華塞給人家,人家心里會怎么想,自然會想是紀國欺人太甚
這樣得罪人的事情,他縱是個傻的,也干不出來這事。
于是紀王再一次否決了王后的提議,還敲打她道“孤知道你先前一直不愿朝華和公子顯的婚事,朝華為此還跟我鬧過別扭,如今聯姻之人換成了昭寧,可算是了了你們母女的心愿,就是可惜了昭寧,她這是替朝華擋了這遭,你日后可得好好待她,不要挑揀她的毛病,在她出嫁前,務必讓她在宮中過得舒服自在。”
這話聽得王后心里一陣扭曲,什么叫昭寧為朝華擋了這遭,呵,沒有朝華和公子顯的婚事,昭寧如今還在宛城袁家呢,這會兒怕是已經跟她阿娘一樣,以舞姬的身份侍候貴客了。
她給了昭寧尊貴的身份,給了她一場富貴,還讓她可以嫁給一國公子,哪里有半分對不住她了
王后心里這樣想著,面上卻作出一副慈愛的模樣對紀王道“這事我曉得的,便是王上不說,我也會好好對待昭寧的,她明年及笄后嫁去趙國,我再給她私添上些嫁妝,保管虧待不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