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家人入京了。
虞素音被太后請來京城,遭衍裕郡王這么一鬧,徹底回不去南堯了。
如今已經在郡王府的后院里。
虞家得知后,豈能罷休,直接殺到京城來,問郡王爺要個說法。
哪怕是許下側妃之位,也難以平息此事。
虞世新擁有許多門生,皆在為此鳴不平,指責衍裕郡王不修私德,作風有虧
然而事已至此,總不好因此去逼迫虞娘子,大家紛紛反過來寬慰她,讓她在郡王府里好生活下去,
千萬別鉆牛角尖想不開。
如此一來,虞家得了諸多同情與唏噓,虞素音迫于無奈地離了苦箬庵,正式成為人婦。
虞世新不是空手入京的,他捎帶了一封薄家的書信。
登門拜訪后,親手交給薄時衍這位賢侄。
信件出自薄家老爺之手,屬意薄時衍替虞家安排一封舉薦信,讓他入朝為官。
薄時衍半斂著眼眸,應了此事,招待虞世新喝茶稍坐,并無多說什么。
他與家里定期通信,若無急事,從不會在其它日期傳遞家書。
眼下這封并非急事,怕是虞世新去開口問的薄家,他要進京了,是否需要幫忙帶話。
意在提醒薄家,該還人情了。
薄老爺這才有此一出。
說到底,是他當年識人不明,原以為虞世新清名在身,乃是高潔之人。
兩家早早定下婚事,極為和睦。
及至后來,薄時衍與虞素音先后為親人守孝,這倒沒辦法,權當好事多磨,兩個孩子晚幾年成
婚也不礙事。
可是虞世新卻選擇了退親,說是不愿耽誤男方婚配添丁。
這話聽上去深明大義不錯,然而在薄家的角度看來,屬實怪異。
他們又不是等不及,既沒有催促,也沒有表示任何不滿。
偏偏虞家把姿態放的很低,兩家這么好,薄時衍的年歲到了,不能耽誤他成家立業。
最終,薄老爺拗不過他,松口解除婚約。
薄家便像是那臺階,讓虞家踩著得了許多好名聲。
這些,他們倒沒有怎么往心里去,只是多少感覺有點不對勁。
直到后來,虞素音二十歲了,守孝出來,擇人不易,虞家送她去了苦箬庵。
薄家才回過味來,這樣糟踐閨女的,能是什么好人
汲汲營營,皆為一個名罷了
而且,虞素音的這番遭遇,簡直像是薄家害得一樣
人家原先跟你有婚約,先等了男方一年孝期,才生生錯過婚期。
這是無法否認的事實。
薄家是有苦說不出,還得捏著鼻子認下這份人情。
姑娘家已經那么慘了,他們八張嘴都撇不清干系。
那時候的薄時衍尚未領兵鎮壓邊關,不顯山不露水,薄家雖是南堯大戶,可在整個大堰,這樣
的人家太多了。
倘若虞世新知道他有朝一日會成為攝政王,絕不會走出這樣一步臭棋。
現在為時已晚,悔不當初,說啥都沒用了。
搭不上這艘大船,撈一封舉薦信也就是了。
虞世新告辭后,薄時衍讓茂嵐去給趙大人遞話。
舉薦信不會由他來寫,他只要不出言反對,便足夠代表了其中的意思。
虞世新會得償所愿的。
午時剛過,樂蘿縣主遞了帖子來找湯幼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