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瀾也讓秦婆子盡管放心,王爺在宮里有人,“便是有什么熱鬧,也是旁人出丑。”
秦婆子放心了,笑道“那就去玩吧。”
夜里涼意侵襲,湯幼寧喝了一大盅熱湯才走的。
說是宮里秋冬的筵席都不好吃,菜肴呈上差不多已經是冷盤了。她才自己吃點東西墊肚子。
湯幼寧身骨好,像個小暖爐,扯了扯湘巧系上的披風,道“熱。”"上了馬車就解開。"湘巧拿掉她的小手。
薄時衍依舊在洞門處等候,秋日暮色來臨早。
圓月尚未升起,裹著水藍色披風的小姑娘,手里提著寶球燈,出現在他跟前。她面容姣好,眸底澈凈,像是誤入林間的小鹿,對獵人說∶"我走前頭帶你。"
湯幼寧舉起手中的球燈,要給薄時衍照路。看她樂滋滋的,再松很有眼色的躲后面去了。薄時衍一雙大長腿,放緩了步伐,才與她的步調一致。
兩人先后走到二門,上了馬車,湯幼寧立即把披風解開,一邊卷起小半竹簾透透氣。中秋節的京城,是徹底的不夜城。
街上燈火璀璨,人聲鼎沸。
這才入夜不久,行人已經迫不及待出來了,三兩兩。
兩邊的攤販更早,下午就提前張羅開,為著晚上的客流量做好準備。
湯幼寧這會兒貪心得很,小聲道∶“看了宮燈,就看不了樂安坊的花燈了”“以前沒看過”薄時衍問道。
“小時候和爹爹一起出來過。”她回了一句,語氣說不上雀躍。
那是六歲的時候,一家幾口都出來了,湯奕宗鬧脾氣,湯文樊一時不察,湯幼寧差點被拐子捉了去。
此后彭氏便以此為借口,不讓她出去玩。
“若是出宮早,就帶你上街看看。”薄時衍說道。湯幼寧一聽,連忙點頭道謝,“好哦,多謝王爺。他輕輕一抬眼皮“不必急著謝,本王并未與你約定。”“你答應了就好。”她眉眼彎彎。
馬車駛入皇宮。
太后招待命婦的位置在思華閣,皇帝設下的筵席則在不遠處的文絡殿。有一位掌事姑姑過來領路,薄時衍送她到岔路口。
本想囑咐兩句,沒想到湯幼寧心大得很,頭也不回跟著掌事姑姑走了。
思華閣是宴飲之處,今晚有游園會,賞燈猜謎玩煙火,不會拘著大家。御花園里還搭了兩個戲臺子,唱不同曲目,喜歡哪個便去聽。
湯幼寧不是正妻,沒有誥命在身,但她是攝政王府唯一在外行走的女眷,因此座位很是靠前。女眷們基本沒有不知道她的,不像先前初次露臉那樣好奇,只是依然會著眼打量。
如此鮮嫩美人,攝政王好福氣。
卓太后在上座,她左手第一順位是新出的卓才人,右手第一順位便是湯幼寧。
如十瀾所說的那樣,今晚上的重點是才人,太后犯不著去惹攝政王府,她把湯幼寧無視了個徹底,半句話都不帶她。
湯幼寧自己不覺冷落,吃著東西,聽她們說話。
來之前墊過肚子,這會兒也不餓,陪著坐了一陣子,就溜出去跟樂蘿會合。兩人一塊手挽手觀賞宮燈。
對樂蘿而言,她每年入宮賞燈,來來去去也就這些花樣。
中秋元宵掛出來幾天,再收回庫房明年使用,便是有翻新,也不會大批量更換。
她們手上一人提一盞燈,轉了小半圈,就到了戲臺邊。
兩個戲臺子隔得挺遠,一左一右,一邊唱華山救母,一邊唱鵲橋會。樂蘿遠遠看到了柳瓊君幾人在那。
她直嘆沒意思,扭頭問道“你要看戲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