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兒,朱伏梅立即有所聯想,低聲道"樂蘿說,虞蘅風的師座想擇他為婿被拒絕了,好似就是這位孫大人”
樂蘿討厭姓虞的,罵他們一家子白眼狼。
虞素音在宮里失態,回去后樂蘿就跟她爹告狀了。出乎意料,她爹并沒有怎么生氣,不過給虞素音下了禁足令。也不知是不在意,還是顧及虞家在朝中有人。
虞世新做了官,虞蘅風秋闈的名次很好,多少要給他們一些臉面。
湯幼寧對虞衡風沒什么印象,真要說,那就是會想起自己賣畫得來的三百兩。道"他拒絕師座,可能得罪人了,孫大人要拿下的這位陶公子,應該也很優秀。"
兩人談論了幾句,坐下喝茶吃糕餅,耐心等候。也沒有多久,便見苒松領著幾個男子從前邊路過。薄時行日理萬機,接見他們詢問幾句,不會耽誤多長時間。
因為有提到過,十七歲的陶遲身量瘦小,尚未完全長開,看著跟十四五似的,人群中好分辨得很。
朱伏梅一眼就瞧見他了。“那人就是陶遲”
“應該是吧。”
湯幼寧也透過竹簾的縫隙觀看,小郎君五官端正,果然是個白面書生。
他們不知道自己被人暗中觀察了,跟著苒松路過,不做停頓,很快便離開王府。
人走后,朱伏梅一臉若有所思。湯幼寧問道“你要捉他回去么”
朱伏梅略一遲疑,反問道“你覺得此人如何”一面之緣,正臉都沒看清,湯幼寧一搖頭,“我不知道。”
朱伏梅這會兒后悔沒有通知樂蘿了,道"應該需要她毒舌點評一番才是。"不過也不著急,她對陶遲知之甚少,還得派人去多加了解。
事情進展極為順利。
前來獻策的其中二人,來自于北地,對那邊的環境氣候極為熟悉。
他們分別推薦了幾種易存活的樹木,植樹造林良化土壤,冬日還能砍下當柴燒,成為熱源之一;糧食類不外乎豆類薯類和小麥,以及目前還不普及的玉米土豆。
玉米和土豆是舶來品,許多人不曾見過,薄時行把司農寺卿叫來協助跟進此事。確定可行后,文書頒布下去,跟朝廷撥下的賑災銀一起送至北地。今年是趕不及耕作了,卻可以為明年開春提早做好規劃。
若是能把糧食和樹木大面積種上,興許明年,北地百姓就不必指望朝廷這點援助了。杯水車薪不說,地方官員難免有小偷小藏,遇著持續大暴雪,每年都得凍死好些人。
因著告示賞金的緣故,京城百姓都知曉攝政王在替北地謀劃。紛紛稱贊不已,解決了百姓們的溫飽,那是一件極大的功德呢就連那些積極參與響應的讀書人,也備受好評。
人們就喜歡這種,讀書不為中飽私囊,而是為了給天下人謀福祉。
甚至,不知道是誰牽了個頭,引領著京城的富商實施捐贈。不拘銀兩銅板、衣物米糧爛木頭,什么都行,什么都缺仗著人口眾多,捐出幾大車
民眾們這樣一番好意,朝廷豈能拒絕,不得不多調派人手,押送這批沉甸的物資上路。對此,小皇帝感慨良多,開了私庫,賞賜攝政王府好些物件。
御賜之物在王府半點不稀罕。
恰逢湯幼寧搬回雪舟園,一個個籠箱拾出去,薄時行大手一揮,把陛下新賜下的東西一并給她送去。
他面無表情的說“留著給你養老。”
湯幼寧聽見這二字,頓時不推拒了,照單全收,很是感激。搬回自己的園子里,逢人就夸王爺是好人。
貼身伺候的十瀾欲言又止“娘子,你不覺得王爺心情不好么”
“我感覺到了,”湯幼寧一點頭,“可是我能怎么辦呢”他心情不好,她太笨了,幫不上忙啊。
十瀾托了托自己的圓臉蛋,也不知道該怎么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