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陸神醫確診,湯幼寧不需要繼續喝那苦死人的藥汁,她痊愈了。
一直以來身子骨不錯,恢復快,這兩天稍微清淡些養著就成。
反而是薄時衍,陸謙顏說要想好得快一些,就吃一副藥,或者多注意休息,靠自己捱過去。
攝政王哪有停下來歇息的,年底事忙,他每天都要去書房處理公務。
湯幼寧見著,一臉抱歉,“對不起,你被我過了病氣。”
“無妨。”薄時衍啞著嗓音回了她一聲。
他是沒想到自己居然就這么被傳染了
湯幼寧想了想,過去幫他磨墨蓋章打下手,能幫一點是一點,看上去無比乖巧。
書房里多出一道身影,不需要她特意去彰顯存在感,已然感覺不同了。
薄時衍一抬眼就能看見湯幼寧,隨時隨地,不由抿唇輕笑。
他喊了陳管家過來,把春節期間的安排與她說說。
陳管家打理著整個攝政王府,如何過年,心里當然早有籌劃。
今年府中熱鬧許多,他尋思小娘子們或許喜歡剪窗花,買了好些紅紙,還請來一個教學師傅。
那是剪紙高手,層層疊疊的立體吉祥圖樣,種類繁多,成品散開后直叫人驚嘆,一把剪刀也能創出奇跡。
再就是準備搭個戲臺子,其他人府上都有,他們這邊對比起來冷清了些。
今年德容夫人來了,還有小小姐無雙,一老一小安排聽戲正合適。
陳管家還安排多采買些煙花炮竹,到時聽個聲響,圖個喜慶,除夕夜的游船更是早早預訂了。
新春佳節不宵禁,京城里徹夜歡騰,彩燈高懸。
沿著護城河,有一些人家會搭燈樓,白日里舞龍舞獅,夜間燈火萬盞,燒大香的、點大蠟燭的,引得許多百姓爭相觀看。
陳管家手里就收到了幾個寺廟的福帖。
這等大廟,每年都會給京城里的王侯各家送福帖,大家看著捐些香油錢,福帖可以張貼起來。
若是想參與廟里的其它法事,須得派人過去,另行花一筆銀子。
往常,攝政王府不曾在這方面產生花銷,不過隨大流收下福帖。
今年陳管家卻不自己做決定,事先詢問過付氏。
他道“夫人想點一對龍鳳呈祥大蠟燭,替王爺祈求來年親事順遂。”
薄時衍聽了沒什么反應,“隨她去。”
陳管家笑著問道“湯姨娘可要燒上一對”
這種大蠟燭能有人大腿粗,雕龍飾鳳,可以燃燒幾天幾夜。
而那些燒大香的,要么家中有讀書人,或是商人求財,立起來的大香與柱子無異,高達屋檐,同樣要幾天才能燒完。
廟里收了銀錢做好登記,除夕那天就會在河邊升起幡子,點燃香燭。
這樣的一根根大家伙林立成群,成為新春時的河邊一景,老老小小都會去看。
許多人以此圖個吉利,希望開年好兆頭,順順利利。
“我不用了。”湯幼寧搖頭拒絕。
以前在湯家,彭氏沒少參與這些道場法事祈福,逢年過節,很是忙碌。
她多少見過一些,沒什么興致參加,不過可以去跟前看看熱鬧。
年輕小娘子對這些的興趣淡很多,陳管家理解,低頭朝著薄時衍說起另一事“王爺,天寶閣年底會上新一批首飾,讓他們送過來挑選,怕是無法全部捎帶上,不若自己去店里挑一挑”
薄時衍應允,“過兩日本王一起去。”
原本這種事情,最好是付氏帶著府里這幾個女眷過去,表小姐正做客,總不好落下她們。
但湯幼寧剛在外面發生意外,薄時衍不放心,也不能把人丟給母親。
他寧愿自己親自跟著走一趟。
年底把這些事宜一安排上,采買年貨剪窗花,挑選新年新衣,一下子年味就出來了。
湯幼寧的行程安排得挺滿,都沒機會去琢磨齊曜白此人。
從今年初夏開始,她的小腦袋瓜里就越來越多秘密了。
好多人有希望被保密的事情,叮囑她不要說出去。
湯幼寧不善說謊,此事卻不算騙人,而是讓她故意隱瞞。
都已經答應了,她不得不守口如瓶。
昨日薄時衍詢問是誰救她出來,她忍著沒說。
湯幼寧不知道齊世子為何不讓說,這世間有太多她想不通的事兒,也不是非要追根究底。
很多時候,她的好奇心寥寥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