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耳里湖的民風之淳樸,屬實讓人感到意外。
在京城里,太久沒有接觸過這樣的人,稀奇得緊。
換做別處,這群村民指不定就要被說缺心眼了。
可越是這樣,才顯得難能可貴。
適應最好的大概是湯幼寧,她以前也是非常容易相信旁人的性子,現在雖然有點長進了,但因人而異。
像是這村子里本地阿婆說的話,肯定不作假。
三兩句話下來,她就被一位精神矍鑠的老阿婆領走了,儼然像個小孫女一樣走在側旁。
老阿婆姓麻,鄰里都叫她麻婆婆,她一雙久經勞作的手布滿皺紋,握著湯幼寧的小白爪子。
勞動給她帶來風霜,卻也強健了她的身子骨,滿頭花白步伐輕快,半點不輸年輕人。
麻婆婆說她孫兒對外頭很好奇,出去闖蕩了,好不容易寄了家書回來,村里認字最多的人會讀,但無法書寫回信。
所以想請湯幼寧幫忙。
她給提的報酬是把地里收成的蔬菜全給他們。
寫回信對湯幼寧是舉手之勞,她不要村民的蔬菜。
不過還是跟阿婆走了,對方這樣善意,她不想拒絕。
而且若是能從上水瑤里面購置食材,就已經幫大忙了。
為了埋伏走這一片道的反賊,他們早早過來蹲守,伺機而動。
帶了足夠的干糧米面,但蔬菜水果之類新鮮食物卻是沒有。
且不知道要等多久,按照計劃,會由前頭的殷家軍先動手,他們后方這群人保持距離堵住逃離路線即可。
不會輕易上前招惹。
起初是怕嚇到村民,才不敢貿然靠近。
如今看上水瑤熱情好客,湯幼寧索性帶著一群人進村。
讓煥星拿著錢袋子,去問山戶們買一些多余的菜瓜,給營地里給大家伙嘗嘗鮮。
尤其是此處的竹筍,就有非常多花樣,所謂靠山吃山,吃法多著呢。
煥星幾人一問之下,就收獲的好些壇壇罐罐,是腌制的鹽漬筍、酸辣筍等等。
還有山菌干貨,以及他們自行曬制的魚干。
庫耳里湖是這一大片的地名,上水瑤附近有個湖泊,叫新泉湖。
據麻婆婆介紹說,前朝時候他們先祖就搬到這里落戶了,山美水美,滋養著上水瑤。
那個湖曾經干涸過,后來引了上山瀑布的泉水過來,才改名新泉湖。
山民網羅的小銀魚,就是從山上順著瀑布沖下來的,味道鮮美,做成魚干也咸香耐放。
湯幼寧去麻婆婆的竹屋,替她寫了回信,還聽了一耳朵庫耳里湖的故事。
發現她家里不止有很多腌筍,還有竹子編織而成的各種實用器具。
據悉,村里每年會讓青壯年們進城幾趟,賣掉這些東西換成銀錢,添置衣裳被褥等物。
這樣與世隔絕的小村莊,基本足夠自給自足,不怎么需要外頭的物件。
湯幼寧沒有多做逗留,離開時,十瀾十驪等人抱了滿懷的東西。
麻婆婆喜笑顏開,說是代寫家書的謝禮。
她們推辭不過,只能收下,悄悄在桌子上留下一枚銀錠。
營地在上水瑤附近做了短暫的停留,隔日便繼續出發,繼續深入庫耳里湖。
前進的方向會根據十璩送來的消息而做出調整。
莫約在第三天,他們停了下來。
在正前方圍堵的殷家軍,準備動手了。
這種偷襲,需要出其不意,還未打照面就進攻,否則對方察覺勢頭不對,會望風而逃。
湯幼寧所在的位置,是庫耳里湖的一個山頭,名為青蛇坡,此處生長的是細竹,竹節碧玉細長,迎風搖晃。
他們在等,等一個信號,立即蜂擁而上,去支援殷家軍,一鼓作氣將反賊拿下,并且救出小白虎。
這等小戰圈,對于見識過大場面的人來說,不算什么。
但到底刀劍無眼,為防止意外,煥星不同意王妃親自涉險。
他讓十瀾十驪二人,帶著一支小隊守好王妃,原地等待。
綠林中的煙霧彈升騰上空之時,煥星立即率領那一千人,驅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