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兒是1995年,要論什么最火,肯定有尋呼機的一席之地。
對了,尋呼機還有另外一個更加廣為人知的名字,b機。
b機的功能其實很簡單,它就是一種通訊工具。
在溫芷文看來,它和短信功能有點像,只不過操作要復雜一些
如果你想要通過b機聯系上一個人,你得先給尋呼臺打了電話,告訴尋呼臺的服務人員你的要求,對方記錄下來后,會把信息發送到你要聯系的人的b機上。
以此來達到傳遞信息的目的。
在這個手機還沒有普及,甚至家用固定電話都還不多的時代,要聯系上一個人無疑是一件難事。
雖然這個時候已經有“初代手機”大哥大了,但大哥大價格昂貴,一臺得花一兩萬,這還不算接聽和撥打電話的資費,并不是誰都能用得起的。
相比于大哥大,b機就便宜多了,一兩千就能買上一臺,用來和家人朋友們聯系。
雖然用法稍微有些麻煩,但在這時候的人們看來,并不算什么。
于懷彥目前就是在開發尋呼機業務。
他的公司生產出來的b機在北市十分有名氣,特別是去年他們公司開發出來的能夠直接顯示漢字的漢顯版b機后,名聲就更甚了。
可以說是,現在北市市面上百分之八十的b機,都是于懷彥的公司生產出來的。
所以溫芷文也不清楚于懷彥現在到底有多少身家,只能說是絕對不會少。
將存折和文件都放回去之后,溫芷文才看向那幾沓錢。
藍色的紙幣,溫芷文一開始還以為是10元的面鈔,沒想到拿出來后,竟然都是100元的面鈔。
溫芷文很快反應過來,這會兒用的人民幣和后世常見的不太一樣。
這些紙幣加起來大概有十萬塊的樣子。
溫芷文昨天理了理原主的東西。
原主的東西不多,就只有幾件衣服和日用品這些,還有一筆幾萬塊的存款。
溫芷文并沒有事無巨細地接收到原主所有的記憶,但她卻下意識覺得,這錢不會來自原主的母親和繼父那邊。
繼父那邊雖然有錢,但原主跟著他們卻過得并不好,溫芷文并不認為他們會舍得給原主這么一大筆錢。
唯一有可能的是原主的父親
但這筆錢溫芷文現在也不打算動,決定就留在那里,要是有合適的機會就做點投資。
至于現在要用的錢,當然是從保險柜里拿咯
畢竟她現在和于懷彥是結了婚的夫妻,目前還沒有離婚的打算,她花他的錢天經地義。
她要是不花難道還要留給別的女人花嗎
溫芷文今天打算出門采購,不過她有些不清楚現在的物價,于是估摸著從里面拿了一萬塊錢和一些零散的鈔票出來。
拿了錢后,溫芷文順手把于懷彥寫的那張紙條也給扔了進去,同時鎖上了保險柜。
剛收拾好自己,樓下就傳來了敲門聲。
溫芷文跑下去開門。
門一拉開,就見到外面站了個約莫四五十歲,細眉細眼,笑起來很和氣的婦女。
婦女的穿著打扮雖然樸素,但看上去很干凈講究,頭發也利落地盤在腦后,給人的第一印象很好。
她一見到溫芷文,就笑著說“你就是小溫吧我姓楊,你可以叫我楊姨,我是過來做工的保姆。”
“楊姨啊,快進來吧。”溫芷文客氣地說。
溫芷文從楊姨口中得知,她是于懷彥托熟人找來幫忙的。
因為于懷彥不喜歡和外人一起住,所以楊姨并不是那種住家阿姨,她只會在白天的時候過來過來做飯和做家務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