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這個時候就變成了選擇題,掘金到底把防守重點放在哪里。
然后馬刺可以做出什么變化,誰能夠占到先機。
當然,馬刺這么玩也有選擇的風險,到底球最后是由哪里出手。
他們這樣玩的時候,其實也不是投三分的最好節奏。
**維奇這場戰術進行變化,也是對掘金的重視,他認為掘金肯定會針對之前的戰術有布置,想更快的結束系列賽,教練也需要斗智斗勇。
因為這和第一輪的對手不同,不是球星簡單粗暴就能夠搞定的。
掘金也是一樣,靠著項楚就能夠拿下聯盟大部分球隊,但總有幾個球隊無法那樣輕易的干掉。
項楚給的回應是進攻端強打鄧肯,鄧肯既然進攻端不來和他硬懟,項楚就主動找過去,他必須消耗鄧肯,不然馬刺隨時可以切換兩個模式真的太可怕。
鄧肯這場對犯規的控制還是很不錯,他畢竟是經驗豐富的球員。
不過要限制項楚,完全不犯規是不可能的。
半場結束前,鄧肯再次犯規,**維奇也選擇了換人。
不只是犯規的問題,鄧肯一直防守項楚實在是消耗太大。
不要以為玩擋拆不要體力,要是鄧肯體力下降,他在外線的命中率就很難保障,他和帕克的二人轉也就玩不起來。
鄧肯下去后,掘金再次掌握主動,斯普里特和帕克可玩不了那一套。
到了中場休息的時候,掘金還保留著4分的領先優勢。
領先優勢不多,但比起前面一場又有進步。
其實馬刺和讓帕克和鄧肯二人轉,掘金對付起來還不算太麻煩,畢竟這是馬刺用了很多年的戰術,大家都比較熟悉。
加上掘金進攻比較強,他們怕的只是三分雨。
要是正常的對抗,他們根本不吃虧,這就是他們有項楚這個級別球星的福利。
更衣室里,喬治-卡爾也表達了下半場的選擇,就讓鄧肯去多打。
現在鄧肯打不了那么長時間,也很難打死他們。
鄧肯對于馬刺來說,更大的作用在于防守,也是一個威脅性武器,起到牽制的作用,真的用多了,對于掘金這種球隊來說效果不大。
**維奇也知道現在的情況,但他為什么還要拿出老戰術來呢。
一是因為馬刺的擋拆戰術成熟,是比較穩妥的戰術,效率也不錯,另外就是三分雨不是想有就會有,主教練可以控制的話,那還不無敵了。
和某些三分為主的球隊不同,馬刺三分厲害,但也只是戰術的一部分,射手群大部分在替補陣容,這就需要教練的選擇和球員的發揮。
掘金這邊則是沒有選擇,喬治-卡爾經過前面幾場小小的嘗試后,也不敢再做其他選擇了。
有項楚這個強點不好好用的話,他千勝教練的身份也抵不住外界的質疑。
教練很多時候會討厭太優秀的球員,他們的重要性會凌駕于教練之上,但他們也渴求這種球員,有了這種球員,他們才有機會去追求教練和球員共同的最高榮譽。
第三節,掘金戰術不會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