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球隊都露了面后,季后賽就會像往年一樣節奏稍緩下來,四組對決由兩天變成三天,對于球員來說自然是好的,沒那么疲勞就能夠發揮更好減少受傷幾率。
不過,季后賽能不能有充分時間休息也要看各自本事,你橫掃別人要打七場,自然就多出不少調整的時間。
但那樣就怕時間休息久了手涼,反正季后賽就是個斗智斗勇,展現實力又充滿著變數的戰場,只有真正的英雄才可以留到最后。
4月21號,季后賽首輪第二戰開打。
要是第一戰會有些意外的話,第二戰就能看出各自真正的實力了。
馬刺和灰熊的第二戰,情況和首戰完全不同。
鄧肯給人的感覺,才季后賽第二場就有些累了。
黑白雙熊占據了內線優勢,外線康利又力壓帕克。
康利在季后賽可從來沒有怵過帕克,灰熊玩以下克上也不是第一次了。
就像預計的那樣,灰熊和那支球隊打,對手都會脫層皮,項楚看到兩隊的肉搏也有些慶幸不是他們打灰熊。
其實馬刺也有些季后賽不適,他們現在已經不是完全圍繞GDP的打法,他們外線也有大量的射手,本來打灰熊不需要如此吃力的。
沒想到作為季后賽老油條,他們的射手也沒有前面兩場就起來,由此可見,掘金的情況實在是太正常不過,季后賽畢竟不是常規賽。
馬刺和灰熊打成1:1,雷霆和開拓者卻也是一樣。
看來不只是東部那邊特殊,西部也不輕松,季后賽就是不同。
雷霆和開拓者的比賽和第一場差不多,都是強點對強點。
只是這場開拓者的強點發揮稍好了,阿爾德里奇在四號位確實是厲害,伊巴卡在這個位置也是狠角色了,但依舊限制不住阿爾德里奇。
就低位單打這項,隨著鄧肯和諾維斯基的老去,阿爾德里奇算是獨一檔了。
不過開拓者對于手感的依賴性更大,就算得分點差不多,雷霆還是更有機會,畢竟他們有杜蘭特。
東部那邊,步行者毫無疑問扳回一局。
步行者這場也是第三節發威,感覺就是第一場兩個隊換了一下。
第一對第八,沒有摧枯拉朽的感覺,步行者到了季后賽并沒有想象中強,他們拿下這場也有替補席斯科拉超水準發揮的原因。
要是他們不能調整得更好,他們這個東部第一可能會被人看笑話。
同時老鷹表現出來的戰力也讓人有些吃驚,要不是受了傷病的影響,老鷹肯定不會掉到東部第八的位置。
由此可見傷病對球隊的影響,而季后賽面對什么對手,有時候排名并不能說明問題。
不只是傷病影響,還有風格克制、球員狀態等等原因。
要想不在乎類似的因素,就必須擁有絕對的實力,這也是項楚希望球隊可以達到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