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中可以單防項楚的內線太少了,小加索爾可以頂一下,但灰熊外線沒有足夠的火力支持,所以對掘金的影響并沒有那么大。
第二節灰熊這邊尤德里打得還行,但掘金一直保持著領先。
雖然領先不多,但幾分對于灰熊的慢節奏來說,也是很難逾越的障礙。
上半場結束的時候,掘金只領先灰熊3分,但他們的防守做得很成功,灰熊只命中一個3分,他們的得分非常艱難。
掘金也沒有往常的效率,但他們的得分分布沒有問題。
可以想象,掘金下半場防守針對性升級后,哪邊會比較麻煩。
第三節,蘭多夫依舊是灰熊第一得分點,不管是他在灰熊的戰術作用還是對掘金的針對性,他這點都是最好的。
但灰熊其他人根本得不了分,項楚已經送出了三個大帽。
灰熊的外線要想拿分,那就在外線投籃吧,而且三分線上他們還必須面對掘金的嚴防死守,顯然灰熊做不到這個。
項楚的效率依舊穩定,而掘金的外線,貝里內利和加里納利都命中了三分。
這就是掘金和灰熊的不同,掘金不只有內線強大,他們還有與之配套的外線射手群。
灰熊進攻艱難,后果就是他們的落后分數變成了兩位數。
在輪換時期,灰熊還是回了一點血,項楚下去休息的時候,掘金的防守瞬間由不錯下降到了平均水準。
托尼-阿倫和卡拉塞斯依舊保持不錯,雖然說角色球員很難保持整場的手感,但很多時候他們狀態好的時候手感不會那么快消失,只是他們應對防守球員的水平達不到明星球員的級別。
事實上,在掘金沒有刻意針對兩人的時候,他們給與了球隊幫助。
掘金是刻意這樣做的,他們和鵜鶘時限制角色球員,這場限制主要得分點,性質其實都是一樣的。
只是兩支球隊的攻擊點有區別,戴維斯更加靈活,而蘭多夫是重型內線,防守就是要選擇相對更有效的方案。
對于灰熊,消耗他們的內線強點顯然是個更好的方案。
因為關鍵時刻,項楚可以擴大協防區域,給黑白雙熊麻煩,戴維斯可以去到更外面所以沒有必要。
兩隊的比分差距重新回到了個位數,掘金卻是一點都不慌。
項楚重新上場,灰熊的追分也就到此為止。
雖然他們在末節調整了陣容,把表現好的兩個替補球員搭配到了絕神陣容中,但他們要遇到的防守也不是一個級別。
堵三分加上項楚超大的協防區域,留給灰熊外線的攻擊區域太少了。
而他們并不是那種可以創造出進攻機會的強力外線,所以最后時刻,灰熊還是必須依靠內線。
不說掘金的防守針對性,就說內線的進攻效率,灰熊這種慢騰騰的打法,幾分鐘的時間根本不可能抹平超過5分的比分差距。
更別說掘金的進攻也在繼續,他們的進攻效率不會低于對手。
1分28秒,米德爾頓命中三分,比賽便失去了懸念。
不好打的客場背靠背,掘金全部拿了下來。
只是他們也復出了一點代價,雖然很是小心,但在與灰熊的對抗中,奈特的腳出現了一點問題,應該會要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