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后賽首輪,老鷹對戰凱爾特人的第三戰,凱爾特人在主場扳回一局。
凱爾特人也是團隊打法比較出色的球隊,但這場是他們靠著球星打法拼出來的,小托馬斯砍下42分,帶領球隊強勢拿下比賽。
很難想象,普通人身高的小托馬斯會砍下如此高分。
這場比賽也看出了老鷹的局限性,他們限制不住強大的得分手。
但這種情況不是這組比賽的常態,小托馬斯不可能每場都這么發揮,凱爾特人要翻盤的話,必須有新的亮點才行。
熱火對黃蜂的比賽,黃蜂也在主場扳回一局。
前面兩場都比較順利的熱火,這場在進攻端出現了麻煩,黃蜂可以說是靠著有韌性的防守拿到了勝利。
但實際上,熱火的陣容還是占據一些優勢。
雷霆和快船的第三戰,雷霆再也沒有給快船任何機會。
從第一節起就是強勢壓制,杜蘭特和威斯布魯克完全無法限制,而伊巴卡則是對格里芬限制得很不錯。
季后賽開始前才復出的格里芬,終究有點使不上勁。
快船本來就是關鍵時刻攻擊無力的類型,雷霆防守跟上他們打得很艱難。
這場比賽讓所有人看清楚了兩隊的差距,或者他們對上弱隊都比較穩,所以戰績才會差不多,但大家實力真的有差距。
雷霆雙少就是全明星中比較強那種,快船這邊保羅和格里芬更像是名聲大于實力的類型,或者說他們不是攻堅的類型。
首輪第四戰接著開始,這次掘金也多休息了一天。
賽程的安排大家都是輪著來,還是比較公平,其中的差距都是打出來的,要是掘金橫掃對手,肯定會比其他球隊有更多的調整時間。
這次西部是馬刺和開拓者先開戰,輸了一場后,馬刺的防守變得更加有針對性,利拉德和邁克魯姆在壓迫性防守下水準有些降低。
馬刺那邊倫納德表現出了強全明星的實力,吊打阿米奴,硬生生幫助球隊搶到了賽點。
開拓者就是太依賴雙槍的手感,只要他們手感不穩就完蛋。
雖然開拓者比小牛、灰熊要強一些,但對上馬刺也不會有什么機會。
東部猛龍對戰步行者確實格外激烈,這次是步行者主動調整,把特納提上首發打雙塔,防守上把猛龍往外逼最后拿下了勝利。
這樣他們系列賽就是2:2,誰能夠晉級下一輪更加模糊。
要是按照常規賽戰績是不應該出現這種情況,只能說猛龍后場兩個核心在季后賽級別的比賽中表現過于不穩定。
其實很多后場雙槍模式的球隊都有不穩定的毛病,因為很多后場雙槍都是靠手感吃飯,對抗能力又不夠強。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勇士那種格外夸張的,庫里和克萊是后場雙槍模式的升級版,可以說后場雙炮了。
時間來到4月24號,掘金和灰熊的第四戰也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