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唐家滿門,只獨剩年紀小小的幺女獨活,遁入江湖,猶龍入大海,自此了無音訊,十八年后,江湖又是如何一番腥風血雨,請待下回分解”
啪一聲驚堂木響,臨河館內的說書先生,結束了今日的故事。
三江城內有點閑錢兒的老爺們,最是愛上這臨河館消遣,品著茶,聽著書,好不悠哉愜意,聽故事到了要緊處,這該死的說書先生又戛然而止,有那脾氣急的,手里茶杯一撩,就朝著堂上喊。
“哎哎,曲老頭,你老頭兒不地道呀,怎么又把故事砍三節兒說,趕緊的,說說這唐家女后來到底如何啦”
“就是,就是,曲老頭,你一個故事講了兩三月,好不容易要結尾了,如今還吊著大家伙的胃口,你丫的不地道啊可是嫌我們沒打賞你”
說著,這位倚在二樓雅間圍廊上的絲綢衣老爺,利索的解下腰間的荷包,從里頭掏出一個約莫二錢重的銀角子,直接往下頭中央的花堂上砸。
“曲老頭,看賞,得了銀子,趕緊給老爺我繼續講,老爺我今日還要聽這唐家的故事。”
宋興林得了貨行掌柜的指點,循著名兒抵達臨河館,被門口候客的青衣店小二往店里引的時候,一進來看到的就是這么個場景。
宋興林不由頓住腳步觀察,身前領路的店小二見狀,忙也跟著停下步伐,轉頭過來,滿臉的恭敬客套,“客官您這邊請。”
宋興林卻沒動,眼神掃過喧囂的館子內,視線最后落在臨河館一樓中央的花堂上,正彎著腰撅著屁股撿銀子的說書先生,他努了努下巴,“這是”
店小二一頓,隨后嘿嘿一笑。
“嗨,客官有所不知,這位曲先生是我們三江城內頂頂有名的說書先生,大家伙也都愛聽他說的書,這不,今日這一場剛剛結束,客官們意猶未盡,這是還想著繼續聽呢,整好的,今日有客額外打賞,客官您可趕巧了,曲先生定是會加場的,客官您有耳福了。”
“哦,這樣啊。”,聽著店小二的解釋,宋興林點點頭。
小二哥見宋興林沒有再提問,忙又繼續領客,“客官請隨小的來。”
宋興林抬腳跟上。
小二哥見宋興林跟上了,把人領過了花堂后,小二哥又問,“客官您是幾位,是要坐大堂呢還是要個清凈的雅間”
宋興林想著,自己來這里可不是找清凈的,他就是來聽八卦收集消息的,于是他不做多想,直接回道“我就一人,不過我喜歡熱鬧,不是說這位曲先生還有加場么便要大堂吧。”
店小二聽宋興林如此說,也沒有因著宋興林不要雅間而坐大堂而看不起,臉上笑容不變,繼續殷勤的招呼著人,手里的白毛巾往肩上麻溜一甩,應著宋興林,“誒,好嘞”,聲音落下,緊接著朝著大堂內側方向大喊,語調都高了三分,“貴客盈門一位,客官您大堂請嘞”
聲音傳出去,大堂里接待的店小二就做好了準備,不得不說,這臨河館不愧是貨行掌柜推薦的好地方,服務倒是蠻周到的。
宋興林所在的位置也是巧了,剛好大堂臨河的桌子空出一張,畢竟這個時候還沒到飯點,只是些來聽書品茶的客人,店里還不算擁擠。
被熱情周到的店小二引領著坐下,宋興林點了杯茶,要了兩樣子點心,配上臨河館上桌就贈送的瓜子跟酸蘿卜也是盡夠了,反正他來的目的不是品茶,而是打探消息。
畢竟像臨河館這樣的地方,可不就是消息的集散地
點好了東西,店小二退下后,趁著上東西的這會時間,宋興林左右四顧,而后他發現,除了自己右側臨河是圍欄空著無人無座,他的上下右側桌子上都坐滿了人,面向的身前是一家三口,身后一張方桌上,卻圍坐著四個年紀約莫二三十許的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