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吧,他們也不吃席了,酒過三巡,趕緊以尿遁的借口紛紛閃人。
三人前后腳出來,齊齊偷摸跑去樓下找掌柜的,心說把這桌席面的銀子,他們哥三合伙結了算是送給兄弟的禮吧,結果好家伙自家那倒霉二林弟弟,竟是早就防備著他們來這一手,先前來的時候,小弟妹就暗中把尾款給一并結算了,讓他們哥三竟毫無一絲用武之地
沒辦法了,為了避過老爹他們的死亡凝視,也是對兄弟的愧疚,哥三一商量,期期艾艾的問掌柜的討了一張封酒壇子的紅紙,一起各出了一兩裹進去,回去后硬是塞給了于蘇,說是他們的暖房禮金。
這才得到親爹、親哥、親弟他們贊許的目光,林宗財哥三的胸膛這才終于得以挺直了起來,結果好兄弟夫妻倆還要推拒不要,氣的林宗財哥三脖子一梗發話道,“不要你就丟掉。”
得,看樣子銀子是退不回去了,于蘇跟宋興林也苦惱了。
他們請客是為了答謝,可不是為了占便宜的,大家都這般這般,他們該怎么辦
還是于蘇靈機一動,想起在三江城的時候,自己跟著阿爺阿奶去吃席,不管婚喪嫁娶還是孩子三朝,吃完席回來手里還要得主家的回禮。
既然自己口口聲聲說的是暖房宴,人家還熱情的給了紅封了,那
趁著大家伙在二樓吃吃喝喝好不熱鬧的時候,于蘇推宋興林上樓招呼客人去,在宋興林黏黏糊糊的擔憂目光中,于蘇自己一個人溜到了街上去逛了一圈。
感謝當初的游街,這不,別的小街小巷自己不敢保證,可通陽縣的幾條主街她熟悉的很
有名的豬頭肉鋪子,買了八斤豬頭肉,兩斤一裝,于蘇出來的時候,手里提溜了四個大大的荷葉包;
有名的糕點鋪子進一趟,選定四樣果子,一斤一包裝的裝好打包,桑皮子上頭貼上喜慶的紅紙,四樣四包算一家,要給四家,這就是十六包;
有名的酒鋪子逛一圈,好酒買不起,糧食釀造的高度米酒,一斤一罐子的裝好,于蘇又提溜了四罐子;
最后想了想又跑到豬肉鋪里,帶著排骨的三層五花,兩斤一刀,于蘇讓屠夫大叔給切了四刀;
足足四樣禮品,別看一樣一斤看著不多,就自己這小身板,在不能把東西縮小攜帶的情況下,于蘇自己根本都搞不定。
好在城里有幫著送貨賣苦力的挑擔,于蘇花了十個錢,請了個憨厚的挑擔,把自己購買的東西挑回飯館,等大家酒足飯飽散席時,于蘇跟宋興林門口送客,一家就給硬塞了這四樣禮,可把四家人給唬了一大跳。
說不要吧,這小夫妻倆還倔強的很,于蘇更是學會了先前吳必勝哥三塞紅包的那一套不要就丟掉。
得,這下子林叔他們就沒轍了,只能抱著小夫妻倆塞來的回禮,一個個心虛羞愧的很,更是在心里暗暗發誓,自己得趕緊幫著把小兩口過日的東西給送上來。
其中特別是覺得自己最最沒用的吳家小弟,看著自家哥哥手里的東西,他心里暗暗發誓,以后二林弟弟家的柴火,他吳小勝全包了。
諸事落定,林叔他們趕著回鄉下,于蘇跟宋興林今日是不打算回的,準備后日一大早租個騾車家去,接了老爺子再上縣城,這兩日他們得把家里剩下的事情張羅好。
比如采買鍋碗瓢盆,比如宋興林總歸是要讀書的人,于蘇聽了趙嬸子的話,準備取縣令夫人先前送他們的好料子,給這家伙做兩身入學的新衣裳。
當然,這些自己是不會的,根本搞不定,但是如趙嬸子這樣的能干主婦肯定會。
嘿嘿嘿到時候她帶點禮物,不若請嬸子幫幫忙
再不濟,她可以花銅板請房東馮奶奶幫忙,想必馮奶奶一定歡喜。
送走了林叔等人,趙捕頭是打著酒嗝的上衙門點卯去了,下晌他還得繼續巡街呢。
不過走前聽了趙嬸子轉達的于蘇先前求她的事,半醉的趙捕頭不僅仔細叮囑了妻子要把這事情辦妥當,更是決定,后日宋興林入學,他哪怕跟別的捕頭換個班,自己也得陪著宋興林去學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