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半路離隊,然后邊走邊向著大部隊揮手。
然后又走了一小段路,是周廩,他去了跆拳道社。
走著走著,慢慢的,還在走著的孩子們加起來也算不上是大部隊了。
陸續還有孩子在離隊。
一直走到距離校門口最近的那棟教學樓里的音樂社,傅洵走進音樂社對面的社。
兩個孩子坐在同樣靠近門口的位置,一個手里拿著葫蘆絲,一個手中拿著昨天沒有看完的書本。雖然興趣不同,但依舊是一抬眼就能看到對方的距離。
這段路,自從新生入學后加入社團以來,是大家已經走過許多回的路。
一些記憶力比較好的孩子,甚至閉著眼睛都能回憶起大家離隊的順序。
其實還有一些更早離隊的人。
比如說龐嘉齊,比如說齊佳。
龐嘉齊在二年級區,齊佳在三年級區。
他們每次社團活動時,連跑到一年級教室門口和大家一起去社團里的時間都沒有,只能等到社團活動結束后,再和大家一起到音樂社這邊找楸楸。
這在大家看來都是已經熟稔到甚至行程一個流程的事情,但對一直沒有參加社團的馬書南來說,還是第一次感受。
大家從是一個整體,到后來短時間的慢慢分散,然后又是一個整體。
這讓他覺得自己想到了什么,但是又想不太明白。
這時,給小南吹了一遍自己練習的兩只老虎的小家伙抬頭問:“小南,你喜歡學樂器嗎”
馬書南原本想點頭,因為楸楸也在學。
但是他又不想撒謊騙小伙伴,只能試著用在他看來兩全其美的方式回答道:“我可以來學。”
誰知坐在他對面的孩子搖搖頭,“但是小南你不喜歡呀。大家都要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
語氣中是一派的理所當然。
大家都要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
這句話像是一個小閃電,在男孩的腦中輕輕電了一下。
都要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嗎
坐在那里的唐楸聞言再次點了點頭,順帶舉出實例,試圖證明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佳佳很喜歡彈鋼琴,她就彈的特別好。小輝喜歡機器人,他到機器人社團,就很開心。”
小家伙舉了兩個例子。
課外興趣不就是這個樣子嗎
在喜歡的前提下,要么變得很厲害,要么變得很開心。
如果都沒有的話,就會變得很辛苦。
腦海中有些酥酥麻麻的感覺,馬書南終于抓住了那一點點的思緒線頭,主動提問:“所以,其實只要相互喜歡、在意,沒有很多共同的愛好,也沒關系對不對”
大家依舊可以是很要好的好朋友。
“嗯”
迎著對面小朋友的目光,男孩也輕松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