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老爺子也是苦過來的,因此養成了節儉的習慣,平時沒什么事也不會去逛一些超市、商場以及各種特產店。自然這觀念也就一直沒有被轉過來過。
因此當乍一聽面前的小娃娃說他家里的家長想要收這些干貨的時候,老爺子先是一愣,原本想說這些東西有啥好收的,但猛地想到這次他回老家時,看到的二弟家漏雨的房子,還有晚上會因為覺得自己拖累了兒女而偷偷哭的三妹,沉默半晌,出口的話就變成了:“那邊這種干貨是挺多的,但是小唐楸,你爸爸真的準備收”
站在那里的小家伙點點頭,一臉認真:“嗯。”
這一聲回應下來,一直到第二天對方來接孩子,順道坐在門崗室里和他洽談的時候,楊大爺都有些緩不過神來。
老家那邊,整個村子的人都說,他是村子里少有的能人。人都幾十歲了,還有心氣兒硬是帶著一家四口子在c市定了居。
可只有楊大爺自己知道,他那哪是有心氣兒啊,純粹是被當年小閨女的病給逼的,小縣城里治不了,沒辦法,才到了c市來治病。
之后閨女的病是有了起色,但是一家子也不能在c市坐吃山空,他這才鼓著勁兒開始在c市到處找工作。
好在他運氣還不錯,機緣巧合之下幫了正陽小學之前老校長的一個小忙,對方看他也不容易,這才讓他在正陽小學當了門衛。
有了這一份工資,再加上大兒子慢慢長成,也能出去工作貼補家用了,他們一家這才在c市立下了。
所以每次回老家,每當以往熟悉的那些親戚朋友們吹捧他為能人的時候,楊大爺從來沒有在心里真正應答過。
他算什么能人啊。
如果他真的是能人,也不至于讓他一手照顧長大的弟妹們還在過苦日子了。
但此時,看著面前公事公辦和他洽談著的唐志勇,楊大爺心中卻第一次產生了一種炙熱的感覺。
任何事情,試一試總比什么都沒做過好。
他被村子里的人喊了這么多年的能人,說不定到了今天,他就真的能一回給他們看看了呢
一番商談下來,唐志勇對于楊大爺老家那邊的情況心里也大致有了數。
路沒修沒關系,之前公司收貨的許多地方也都交通不便。但只要生意確定要做了,路慢慢也就修好了。
有時候這些東西,是相輔相成的。
最后,在唐志勇臨走時,因為談了這么老半天,楊大爺也稍微能舉一反三一下了,于是在送人出門崗室的時候,老爺子又開口問道:“唐先生,除了那些干貨什么的,蘋果你們收不收啊我們那塊地方種出來的蘋果,村里的小娃娃們都愛吃,都說比砂糖還甜呢。”
見已經站起身的男人有繼續傾聽的意思,老爺子仿佛受到了鼓勵,絞盡腦汁之下又連說了好幾種東西。
聽得一旁一直在聽爸爸和門衛爺爺說話的小朋友眨眨眼睛,覺得自己好像都沒有聽說過這些東西。
確實不愧物產豐富之稱。
唐志勇點頭,算了算時間。
他的公司在d省有專門的車隊,但規模一直不算大。唐志勇從今年開始一直琢磨著要擴大公司規模,其中d省就在計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