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也差不多快畫完了。
習慣了畫畫的時候可以聊天的唐楸,并沒有覺得自己被打擾到,他手中拿著一塊比自己的臉還大了很多的調色板,用畫筆沾上最后的一點點顏色,在畫上一邊點綴,一邊回應小邇的話“嗯,還差這一點,就畫完了。”
江邇聞言仔細看了看楸楸這幅即將完工的作品。
“這是兩團碰撞的星云”
“嗯。”點了點頭后,孩子自己又覺得這樣形容不太準確,補充道“這個是星星團。”
他指著占據畫面一半空間的那團星云。
江邇咂咂嘴,楸楸的調色功底,他不論看多少次,還是會覺得天馬行空。
許多種不同的顏色堆疊在一起,看似雜亂,實則有序且驚艷,看似有意炫技,實則信手拈來。
指完了星星團的所在,唐楸又自己都有些嫌棄的拍了拍畫紙的另外一半。
因為上面的顏色都已經干了,這樣的動作并沒有對畫面造成什么影響。
“這個是大黑云。”
江邇點點頭,有些明白楸楸這幅畫想要表達的是什么了。
算是繪畫中的一種常見對比手法,絢爛與暗沉,美麗與泥沼,光明與黑暗。
不過剛點完頭,江邇又眨了眨眼,湊近了面前的畫。
他這才注意到,他一開始原來是看錯了。
整幅畫面中,并不是絢爛躍動的星星團與大黑云的分庭抗禮,各占半幅畫面。
而是這一整幅畫,都是星星所在
只是有些星星,暫時被隱沒在黑云中。
那若隱若現的,讓人離近了看才能發現的微光,好像也在告訴看畫的人,我身上雖然蓋有黑云,但是沒關系,我依舊在發光。
“楸楸,我一開始還以為你直接蓋的黑顏料。不離近了看,都看不到。”
“嗯。”
因為黑云里的星星被蓋住了,雖然也在努力發光,但是它們的光亮,可能暫時比不上沒有被蓋住的星星團。
所以,需要有合適的,愿意湊近看的觀眾,仔細的在黑漆漆中,尋找還在發著一點點光的星星們。
“那楸楸你,一定是最會找這些星星的人。”江邇開口道。
芬迪斯克獎,以兩百年前一位創作出傳世畫作的文藝巨匠卡許芬迪斯克的姓氏來命名。
傳承至今,以獎項為名,同樣被命名為芬迪斯克國際繪畫大賽的決賽場地,就坐落在一向有著國際藝術之都美譽的維城。
位于世界各地的選手們的畫作,由專人封存好后陸續送往維城。
對于自己的畫,大賽的評委們都是如何評價的,因為此時人還在c市,唐楸知道的并不是很具體。
他只是在把畫畫完之后,就和小邇一起,把畫交給了江叔叔。
然后大概又過了近一個月的時間,位于維城的評委會那邊,才傳來音信,正式給他寄來了大賽決賽的入圍邀請函。
同時還附帶著一張由大賽舉辦方全資的,飛往維城的國際機票。
和唐楸一起收到入圍邀請函以及機票的,還有江邇,以及江柏笙師弟韓風的兒子韓零,以及他的三弟子路北航。
也就是當年畫展比賽時,韓風口中天賦最好,學畫時間也久,他不愿意派出去,憑借年齡和經驗,欺負他師兄家的小娃娃的那個弟子。
路北航當年是七八歲的年紀,現在幾年過去,周歲也有十四了。
大賽的報名年齡被限制在十到十六歲,他此時還在范圍中。
倒是韓風另外一個近年剛收的小弟子,因為功底還是不太行的緣故,在復賽的時候遺憾落敗。
讓自覺在他好師兄江柏笙面前丟了面子的韓風,著實運了好幾天的氣。
算上上次去國當交流生,這是唐楸第二次出國。
依舊是有連續好幾天的時間,不能有父母家人的陪同。需要自己在評委會的宿舍里生活、比賽。
對此,孩子自己的表現還好。
畢竟是有上一次的經驗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