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能怎么辦呢,只能是再盡量把蛋糕做大了。
便宜大伯還有姑姑他們了,魏酈有些無奈的想。
同時,因為還想要堂哥把這些話轉告給大伯,她說話時,也沒避著堂哥。
果然,幾句話說完,就見面前的三個男人,全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那天過后,楊老太太的兒女們看似是安靜了幾天,實際上,兄妹四個連碰頭會議都開過好幾次了。
對于魏酈的分析,幾位長輩也都覺得在理。
并且,他們已經有了懷疑目標。
是一個具體大名不知道,小名是qiu這個讀音的孩子,現在的話,應該是一個正在上大學的學生。
僅上次過大壽的時候,老太太就念叨了好幾次。老太太糊涂了,這邊剛作為壽星切完蛋糕,那邊就要拿著蛋糕往外走,嘴里還念叨著她小孫孫喜歡吃。
當時那種場合下,為了安撫下老太太,所有孫子孫女圍著她,結果老太太認了一圈,手里的蛋糕硬是不愿意給出去,還是一個勁兒要往外走。
后來老太太帶著切下來的第一塊,打包好的蛋糕回養老院時,他們才知道,老太太說的小孫孫,壓根兒就不是自己這些血親的孫子孫女。
覺得老太太沒錢的時候,她的那一眾孫子孫女,只覺得奶奶莫名其妙,對一個外人比對親孫子孫女還好。
可現在知道了老太太深藏不露,說不定在哪里還藏著有東西,一群孫子孫女心里卻忽然不是味兒起來,甚至還摻雜了一絲嫉妒。
所有人一致懷疑,老太太還有另外的東西沒拿出來,而且說不定其中一部分已經給出去了。就是給了那個孩子。
但這種事情,你沒有證據,只是懷疑,到了法院法官也不知道該怎么判。
也許這類想要和父母撒潑打滾的兒女,思維在某些方面是有一定共通性的。
沒有證據,想要逼著對方把東西拿出來,只能是輿論攻勢了。
萬家調節原來是電視臺一檔收視率不低的家庭類矛盾調解節目,后來隨著網絡的興起,節目的收視率不斷下降。
節目新領導當機立斷,不僅電視節目要照常播,還要轉戰互聯網。
不過有一點比較遭人詬病的就是,電視臺上面播出的是已經剪輯好的節目,微網那邊,卻是開直播。
就算事后會給打碼,可直播時,總不能一邊直播一邊給出鏡的人打碼吧。
因此,極少數一些被動接受采訪的節目參與者,覺得自己的隱私權和肖像權遭到了侵犯,和節目組打官司都打了好幾年。
可這卻對節目組不痛不癢。
經過幾年的發展,互聯網監管已經有了,但還不算太完善。
你舉報,我就先隱藏視頻。
你打官司,我就不停上訴,實在敗訴了,大不了賠些錢,無所謂。
反正封號是不
會封號的。
真正計較這些,甚至要跑去和節目組打官司的,到底還是極少數。
一般人,是經不起這樣拖的。
一來一去,自己也就慢慢放棄了。
楊老太太的兒女們不知道同住在養老院的白老爺子,以前他的兒女因為捐贈財產事件,也和這個節目發生的一段淵源。
他們看中的就是這個節目會在節目錄制時,會在網上同步直播。
他們也覺得財帛動人心,如果輿論壓力不夠大,誰會心甘情愿把到手的好處往外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