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極讓人省心的孩子,只是陳孟還是注意到,每當她和丈夫一起出了病房,再次回來時,總是能迎上小澤他第一時間看過來的目光。
就好像,自從他們出了病房后,他的注意力就放在了病房門上。所以,才能反應這么快。
沒錯,經過幾天的冥思苦想,慘遭綁架又高燒加心理應激失憶了的可憐孩子,終于想到了自己的名字里應該是帶了一個澤字。
唐志勇和陳孟這些天里就喊他小澤。
在小澤即將出院的前一天晚上,唐志勇和陳孟坐在醫院樓下的椅子上商量了許久。最終,還是做了一個慎重的決定。
他們沒有把小澤再送回福利院,而是帶回了家。
他們的家并不算大,只有一間主臥。
剛結婚的時候,夫妻倆還有些發愁,之后有了孩子該怎么住。最后商量出來的結果就是,孩子小的時候跟他們睡,等孩子長大點兒了,就把主臥和客廳的面積再壓一壓,隔一個小房間出來。
之后,如果孩子再大些,小房間有些住不下了,唐志勇和陳孟想著,他們就努力工作,爭取在孩子長大,住不下了之前,帶孩子換到大房子里去。
商量到興起,唐志勇和陳孟在某天下班后,還真拿著卷尺在家里各種量起了尺寸。
可惜,這個期盼中的孩子,卻一連好幾年,始終沒有來過。
而在幾年后,他們又以另外一種方式,有了自己的第
一個孩子。
在小澤之前,他們并沒有怎么動過領養孩子的心思。
但也許是那天在福利院里,他們對上的那雙充滿求生欲的眼眸,被觸動了心弦。
也許是因為這些天的相處,讓他們和這個孩子已經產生了感情。
再或者,他們也在通過這種方式,救贖著小時候的自己。
總之,他們正式領養了這個孩子。
為他在家里隔出來了一個小隔間。
給他做了一個暫時用來代步的輪椅。
小澤,變成了唐澤。
在正式領養小澤的第二個月,省里的沒辦法,但唐志勇終于還是七拐八彎的找到了關系,把一則尋親啟示刊登在了他們這邊市里的報紙上。
按唐志勇的想法,如果是他丟了孩子,報紙肯定是重要的尋人媒介。
但不知道這中間是出了什么岔子,還是小澤的家人并沒有按照他想出來的這種辦法找,報紙刊登上去的前半年,他和妻子還都留著心。
等到半年后,依舊了無音訊,唐志勇和陳孟也就漸漸忽略了這件事。
他們到底只是普通人,唐志勇能想到登報尋親,還是得益于他是廠子里的大車司機,經常要去別的城市出差,見識比縣城里的其他人更廣的緣故。
再往前數幾十年,有些人家的孩子丟了,家人發瘋似的找了幾十年,最后才發現孩子這些年就在隔壁鄉,或者隔壁縣城的,也比比皆是。
轉眼,又是好幾年過去。
唐澤已經從最開始的略顯生疏,徹底融入了這個家。
他身上和腿上的傷養好后,就在唐志勇和陳孟廠子里的廠區小學上起了學。
此時正值暑假,再開學的話,他就該上五年級了。
清早
計劃好了今天要去縣圖書館借書的唐澤從自己的小房間里走出來,一把拉開客廳的窗簾,然后動作熟練的擰開煤氣罐,開始煎起了昨晚晚飯時剩的一些饃片。
唐志勇和陳孟雖然同樣是福利院出身,但真正放到實操上,夫妻倆的育兒觀念其實是比較偏溺愛和精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