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余之出生時,林海東根本沒想過給他取名字。
那是個不被期待的小孩,他能夠出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托了林唯一的福。
林海東坐在車里,思緒飄回二十三年前。
當時,他和鄒敏已經結婚八年,八年里,他們從不避孕,鄒敏卻始終未能成功懷孕。
夫妻倆并不諱疾忌醫,很積極地去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做過各種檢查后,醫生告訴他們,男方女方都沒有問題,多年不孕,可能和心理壓力、工作強度有關,如果自然受孕有困難,可以試一下試管嬰兒。
鄒敏聽從醫生的吩咐,減少了工作量,并且真的去做了試管嬰兒,從三十二歲做到三十五歲,每一次移植胚胎都充滿期待,每一次又都是以移植失敗而告終。一次次的失望,對她的身體和精神打擊巨大,甚至產生了抑郁情緒。
大姐鄒婉只比鄒敏大兩歲,一雙兒女已經十來歲,彭依蘭甚至上了初中。
小妹鄒靜的小孩也快要上小學,還有弟弟鄒培琛,比鄒敏小了足足十歲,結婚不久就生下了兒子鄒景飛。
每次家庭聚餐,老母親都會拉著鄒敏的手,嘆氣道“唉我們阿敏樣樣都美滿,怎么就是沒有孩子呢”
還有些親戚會來給鄒敏介紹不孕不育科的醫生,甚至介紹各種亂七八糟的偏方,什么吃活蟲、吃活蛙、喝符水,聽著就讓人犯惡心。
鄒敏婉拒了他們的好意,可看著姐弟妹的孩子牙牙學語、健康成長,心里還是羨慕得要命。她想,她和林海東心意相通,琴瑟和鳴,事業發展也頗為順利,為什么就是得不到一個孩子呢
三十六歲那年,鄒敏出差時聽說當地有間寺廟求子十分靈驗,便專程前往,供奉了一大筆香火錢,誠心誠意地跪在佛祖面前許愿,不求其他,只求一個孩子。
從那個城市回來不久,奇跡發生了,鄒敏的例假遲遲不來,去醫院一查,竟是懷了孕,還是自然受孕
可想而知,當時的鄒敏和林海東是有多么喜悅,去產檢時,醫生又告訴他們另一個好消息,說鄒敏懷的是一對雙胞胎,有兩個胎心
多年以后,鄒敏偶爾回想起那幾年的經歷,會覺得世間諸事皆有因緣,比如她明明求的是一個孩子,結果卻懷了兩個,這就不對了,多出來的這個孩子,屬于孽緣。
好消息到鄒敏查出懷的是雙胞胎后戛然而止,接踵而來的全是壞消息。
醫生讓鄒敏做好減胎的準備,說有一個孩子健康狀況不太好,要等到孕十二周左右,才能確定是否減胎。
到了孕十二周,鄒敏提心吊膽地去產檢,躺在床上做b超時,女醫生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另一個實習醫生在邊上學習,看著屏幕上胎兒的影像,詫異地問“那是什么是腫瘤嗎”
“不是腫瘤。”醫生看向鄒敏,觸碰上一雙忐忑不安的眼睛,想了想,讓實習醫生離開b超室,又把林海東叫進來,鄭重地告訴他們,情況比想象的還要嚴重,她懷疑鄒敏懷的是一對連體嬰。
這是一個晴天霹靂般的消息,把林海東和鄒敏打得措手不及。醫生告訴他們,連體嬰的產生概率很小,五萬至十萬次懷孕中才會有一例,而大多數連體嬰會在胚胎期因為優勝劣汰而直接死亡,能活著分娩下來的概率只有1200000,且大多都無法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