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警方內部認為,張有吟應該是與家里鬧別扭,或者常見的青春期叛逆,和朋友廝混忘了時間。
畢竟女孩當時也有15歲,認知能力和辨識能力是具備的,要拐騙并不容易。再加上寧城風氣尚可,幾十年未出現過人口拐賣案件,大家都較為松懈,甚至心下埋怨領導為拍馬屁興師動眾。
一直到翌日中午,女孩仍未歸家,電話也處于失聯狀態,警方才意識到情況不容小覷。
他們調查了女孩最后的手機定位,是在靠近郊區的人民公園。警方調閱了寧城火車站、大巴車站的錄像,皆沒有女孩的身影。之后又調閱了女孩常去地點的錄像,基本確定女孩當天行程。
女孩早上八點半出門,到青少年宮上硬筆書法的暑假班,十一點和同學在附近的餐館用餐。之后和同學前往明月書屋看書,在下午三點五十左右出門,搭乘927公交車前往人民公園。
該公園地理位置極為尷尬,屬于市區人和郊區人都嫌路程遙遠的地方,因而游客稀少,一片荒涼,周邊也鮮少有監控等。
警方在公園及周邊搜尋了兩天,皆無進展。
這期間,警方也調查了女孩的父母、同學、老師等,排除其作案可能。
大叔將最后一口牛肉面哆進嘴中,用手背擦了兩下嘴角“我是當時案件的負責人,哎,流年不利,前腳殺人案沒頭緒,后腳失蹤案沒進展,衰到家了。”
“大叔,我們懷疑這女孩很可能是我們要找的人,有沒有辦法看到當時案卷的卷宗”芒安石問。
“就知道你小子會打破砂鍋問到底。”大叔遞過手機。“我讓以前的下屬把案卷相關都拍給我,不過這涉密,不能傳送,你就用我手機看就好。”
能有大叔助力算意外之喜,芒安石自然不會挑剔。
兩人快速瀏覽,很快在案卷中發現熟悉的名字李星星。
芒安石和水長樂對視一眼。
卷宗顯示,當天和張有吟一起吃午飯和在明月書屋看書的,正是李星星。
世上有如此巧合之事嗎
注意到兩人視線,大叔湊過來看了眼“這女孩啊,我有印象,找她談話時哭得稀里嘩啦,我們科室唯二的女警趕巧都在哺乳期,一群糙老爺們真不知如何是好。”
芒安石“這女孩有嫌疑嗎”
大叔“現在青少年犯罪越來越嚴重,我們可絕對不疏漏任何一種可能。女孩子說的情況我們全部核實了,沒問題。”
李星星和張有吟離開書店后,獨自前往少年宮參加數學提高班,七點半左右到家,少年宮老師和小區監控都可以作證。
“對了,我記得有個細節。”大叔看著案卷苦思冥想一會,拍手道“張有吟手機關機前,最后撥出和收到的電話都是給李星星的。”
芒安石滑到相關頁面。
張有吟撥出的最后一通電話,是在下午四點,通話時長兩分鐘。收到的最后一通電話是在下午六點半,沒有接通。
大叔掏出根煙點上,看著長街盡頭,目光憂郁“其實我當年懷疑,這起失蹤案和連環殺人案有關,但因為一直死不見尸,上面又有壓力,所以不允許并案。這女孩估計兇多吉少。”
芒安石“我們去那個人民公園看看吧。”
大叔“你不會覺得八年過去了,警方當年那么多警力找不到,你卻能找到吧”
“誰知道呢”
“呵,小屁孩,偵探劇看多了吧。”
大叔嘴上嫌棄著,卻把手中的香煙滅掉,招呼芒安石坐車。
“今天不收你錢了,就當一起去人民公園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