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知邀心一橫,眼一閉,按照書中記載,將自己的孩子裝入罐中,用特別煉制的蠟燭炙烤,燒出尸油,而后封罐念咒四十九天。
許知邀所渴望的,便是父親所說的“家傳天賦”。
小鬼養成后,許知邀忽然發現自己有了一種玄妙的感知力,難以具體形容,可能就是父親所說的“知天命”。
他發現,他能夠算命了,年少時只覺玄而難懂的東西,此刻卻能信手拈來。
然而他沒趕上好時候,當時正值大力弘揚科學,反對封建迷信,許知邀的“算命”,只被人當做笑話。
在許知邀最抑郁不得志時,他遇到了阮岳。
阮岳把他當座上賓,不但給了他豐厚的物質,行動言語上也十分尊重他,讓許知邀感到前所未有的禮遇。
因而對于阮岳,他也是盡心盡力。
當阮岳讓他幫忙查看阮鳴的病情時,他很快發現,阮鳴是傳說中的多煞相交。逃過一煞,也難逃二煞。
對于這種情況,最常見的方法便是用“假童子”轉移煞氣,同時重新布置風水抑制煞氣。
然而這些方法治標不治本,也無法百分百見效,最穩妥的方法,是找“真童子”轉煞。
許知邀掐指一算,列出了真童子要符合的條件。
阮岳表示會派人查找。
許知邀卻忽然想起一人。他多年前丟在孤兒院門口的孩子,正好完全符合所有條件。
許知邀在心中斟酌再三。
轉煞并非真的會將災禍轉移到另一人身上,而是通過磁場去分擔煞氣,兩人都能平安成長。唯一需要注意的,便是十八歲后,擋煞人和轉煞人必須分離,因為此時擋煞人已不具備容器資格,一旦發生接觸,多年來積累的煞氣便可能爆發。
許知邀只覺得,阮岳為人不錯,品性也好,家境富庶,孩子若能在這種家庭長大,也不失為好選擇。
鬼迷心竅下,許知邀將阮岳帶到了那間孤兒院。
他多年后第一次看到那個孩子。
眼睛很大,皮膚很白,懼怕陌生人。
許知邀心中涌起了一陣憐愛,血溶于水、父子連心,終不欺人。
在那之后,許知邀更頻繁地光顧阮家,表面上是為確認阮鳴安好,實則是想看看阮文。
阮文總是怯生生的,他以為天性如此。
阮岳對阮文極好,吃穿用度全部和阮鳴同一條件。
許知邀只當阮岳是個大善人,平日對其更加忠心耿耿。
一直到阮文去世,許知邀都只當阮文命里終有劫數。
在看到芒安石發給他的“真相”后,他多年所認定的東西悉數崩塌,支離破碎。
他以為,他給孩子找了一個好歸宿,是對他負責,是給他們兄弟的補償。卻不曾想,是他親手把他推進火爐,度過了十二年痛苦難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