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
皇宮牢房。
顧安看著厚墻上唯一的一扇小窗。
窗戶很高,陽光裹著塵埃,顯得孱弱無力,卻也是這陰暗潮濕牢房唯一帶陽間氣的東西。
顧安身前擺著一小案臺和筆墨紙硯,是獄官拿給他的。
獄官說家父曾受過顧安父親的情,因其在先帝跟前請求,方能保住一家老小性命,無以為報,只能在職權范圍內,讓顧安吃點好的,用點好的。
這皇宮牢房不比大理寺獄。大理寺內關押的都是重刑犯,最輕都是流放邊疆。
皇宮牢房是先帝特建,主要用于懲治些不聽話的妃子和諫言到讓先帝煩心的臣子,少則關押數天,多則也就個把月便放出。
可顧安和獄官都清楚,這項“約定俗成”,并不會在他身上奏效。
通奸后妃,勾結外臣,私聯武將,條條都是誅九族的大罪。
顧安想到了一月前。
“顧丞相,你可愿與我遠走高飛從今往后家國朝堂,天下紛擾,皆與你我無關。我們做一對逍遙鴛鴦也好,做一雙貧苦夫妻也罷,都只有你我,百年后一同埋于青山之下,繼續看明月清風”
洛清澄目光灼灼,充滿期待。
在美人的雙眸中,顧安設想了兩種可能,答應,亦或拒絕。
若答應,他便要徹底背叛自己的君王,自己的發小,還有顧家三代忠烈。
若拒絕,以洛清澄艷麗外貌下的剛烈性子,此生他們便會成為萍水相逢的陌路人。
內心幾番激斗下,顧安給了洛清澄肯定的答復。
“我和你走。”
你終于還是凌駕于所有之上。
既然要離開,便要做好萬全之策。
顧安不可能到芒安石跟前說“反正洛昭儀入宮許久,你都不曾寵幸,我深愛洛昭儀,兄弟不如成人之美”
洛清澄哪怕一生不被寵幸,也要留在深宮,想要逃離寂寞的宮墻,唯有一條路,便是“死”。
顧安想起了之前審理魏太醫案件時,魏忠筆記本上為卓大總管準備的假死藥。
他讓人按照藥方配制了一副,拖管理大理寺死牢的密友喂給死刑犯。死刑犯當場斃命,幾日后又奇跡般蘇醒。
顧安試驗了三次,確認了藥效發作和結束時間,之后便和洛清澄商議計劃。
“私奔”計劃分兩方面,一方面是顧安向皇帝請辭,另一方面便是洛清澄假死。
假死計劃難以單獨完成,整個過程需要有人協助把控,洛清澄立馬想到水長樂。
顧安有些不放心,水長樂的為人他放心,水長樂和洛清澄的私交他也清楚,可水長樂畢竟是后宮之主,協助后妃與人私奔,于情于理都有些荒唐。
況且這事若敗露,只要牽連其中,都是掉腦袋的大罪,水長樂與洛清澄非親非故,何苦沾上這趟渾水。
讓顧安沒想到是,水長樂答應了。
讓顧安更沒想到的是,水長樂和洛清澄背著他,在這“私奔”劇本上又設置了“二重劇本”。
妃陵下葬那日,顧安本想將全部罪過都攬到自己身上,盡力將洛清澄和水長樂摘出去。卻不曾想,皇帝拿出了洛昭和與水大將軍的書信。
顧安那一刻完全發懵,他對此一無所知。
他沒想到洛清澄要借假死之事助力兄長奪權,也沒想到水長樂要借南瀟之事穩定其父的兵權。
想到這,顧安輕嘆一聲。
他并不怪罪洛清澄瞞著他做了這么多,他只是可笑,最終一切都未能瞞過芒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