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長樂打開兄長寄來的書信。
上次的事件之后,皇后的父親水大將軍便歸還了所有兵權,并主動表示要把在外征戰之外的家人安置在京城。除了水大將軍,和其征戰南北的重要將領也同樣遵照執行。
這等表忠心,縱然芒安石鐵齒心腸也被感化,不但對水將軍幾個兒子都進行封賞,也允許水家核心部隊繼續駐扎邊境,若有戰爭發生,再將兵權交予大將軍。而被安置在京城的家眷,全都按照皇親國戚的待遇,其他將軍下屬的家眷也優厚對待。
兄長在信中表示,父親老當益壯,精神狀態極好,還收了兩個年輕徒弟,皆是天賦異稟,一個善謀略,一個擅騎射,字里行間都能感覺到喜悅。
水長樂不由嘴角上揚。
比起j星讀者都深受觸動的顧安之死,水長樂更遺憾的是皇后父親的下場。
一個戎馬一生,為國征戰,盡忠甚至于愚忠的老人家,晚年凄慘也罷,死后還要背負莫須有的污名。
水長樂讓水大將軍“檢舉”自己,并主動上交兵權,是要讓多疑的皇帝看到其誠心,從而打消心中顧忌。如今來看,應該是成功了。
希望水大將軍能夠安度晚年。
隨信同來的還有一副簡筆畫,水長樂一眼便看出是洛清澄的作品。畫中帶著一股肆意快樂的意境,是以往不曾有的。
看來洛清澄和顧安的小日子,過得別有滋味。
水長樂放下信,取出空白的紙頁,寫下了太平、良人、求生三個詞。
許你江山情深構建中需要完成三個基本條件。
第一個條件是幫助男主達成“江山太平”。
書中讓男主江山不太平的兩個因素,一是是與南瀟的邊境沖突,一是大將軍的大兒子和一兒子造反。
原書中,南瀟七子奪嫡中勝出的是三子洛一封。但在奪權后期,占據優勢的其實是洛清澄的兄長洛昭和,結果也不知是作者為了制造戲劇矛盾,還是純粹為了推進劇情發展,設置了洛清澄偷偷出宮后,被洛一封潛伏在北齊的勢力捕獲并囚禁,以此威脅洛昭和。洛昭和擔心親妹妹的安危,以至于在戰場上失手,摔落懸崖,下落不明。
洛一封是個好戰之人,加之對奪權過程中武將站在洛昭和一邊心懷怨恨,主動發動戰爭,以外部矛盾來鞏固自己的勢力,并削弱原武將的軍力。從而使得兩國邊境長年交戰,民不聊生。
一直到書中后期,金手指全開的女主在山崖下發現了失憶的兄長洛昭和,借助男主的力量踏平洛一封,重新奪權,洛昭和稱帝,兩國的戰爭才得以平息。
而如今,因為洛清澄“假死”,知曉真相的洛昭和沒了顧忌,順利奪嫡成功。
芒安石雖在奪嫡過程中并未助力,但洛昭和“主動檢舉其妹私奔”之舉,讓芒安石多了幾分信任。
再加上洛昭和是主和派,又主動提出與芒安石結兩國之好,因誅殺其妹對其心中有愧的芒安石,便也順水推舟結交。
至于原書中皇后兩名兄長的造反,也并非其有反骨。
皇后的兩名兄長皆是仁德之人,雖比不上其父忠義,卻也無謀反之心,只求家人和睦,軍營和諧,大家都能頤養天年,不要馬革裹尸。
其最終率兵造反,主要還是在于皇帝欺人太甚。明明大將軍并無謀反之舉,皇帝卻設局陷害,給其潑臟水,甚至最后死無全尸。
兩兄長也非“忍者神龜”,哪能忍受這般屈辱,直接起兵造反。大將軍生前頗得軍心,各路人馬紛紛響應,哪怕皇帝憑借男主金手指最終鎮壓,過程中也吃了不少苦頭。
如今水大將軍直接歸還兵權,且憑借“出賣水長樂”的大義滅親,讓皇帝放下心防。
只要皇帝不作死,這場造反便能避免。
水長樂在“太平”兩字下打了個勾。
第一個條件是達成女主“尋一良人”的心愿;
在原書中,女主可謂“萬草從中過”,魚塘里的魚連起來,可以繞皇宮三圈。
可惜遇到水長樂后,女主像被改了運,直接從桃花運變成天煞孤星命。
指定男主芒安石對洛清澄不屑一顧,所謂的一見鐘情一見傾心三見天雷勾地火全部沒有發生。
而成群結隊的魚,也只出現顧安和魏忠。更凄慘的是,洛清澄和魏忠都未相見,魏忠便一命嗚呼,變成死魚。
碩大的魚塘僅剩顧安一條魚了。
好在魚雖少,質量好,洛清澄并未挑花眼,與顧安心心相印。
水長樂也好奇,原書中矯情糾結的顧安為何轉了性子變得勇猛,但結果是好的,便不用糾結過程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