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在這階段,女主的心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開始變得深沉、圓潤。
女主被構陷的第一件事,便是幫太后娘娘救活心愛的蘭花。
按理說,女主能救活蘭花,歸功于女主進宮前閱讀過大量農書,對農學頗有研究,且觀察細致,能對病癥尋根溯源。
不曾想,卻被當時受寵的季貴妃誣陷是自導自演,非但沒受賞,倒被關了十五日禁足。
而在水長樂的構建作品中
“陛下可有苦惱之事”心腹太監水長樂問道。
皇上拿著茶杯,摩擦著茶盞,將今日后宮之事簡單道來。而后道“這事我心中有數,怕是季貴妃故意刁難。可眼下季大將軍正北伐抗敵,季貴妃定然心有愁緒,宣泄怒氣情有可原,只苦了這位吳修儀。”
水長樂道“陛下,其實這事,倒也有個兩全其美的解法。”
皇上放下茶蓋“哦說說。”
水長樂“看這吳修儀對農術頗有研究,又有熱愛之情,草草扼殺實在可惜。既然這吳修儀對錯都要受罰,只罰禁足,既不能解季貴妃心頭之悶,又讓吳修儀心有埋怨,那不如罰其務農。”
“務農這等苦事臟活,怎可讓一妃子來做”
“皇上,農業乃是江山社稷之基,哪是苦事臟活。再說,熱愛是做事的驅動力,對吳修儀來說,必是比禁足好。況且罰吳修儀務農,不是讓吳修儀親自下地耕田,皇上增派些人手給吳修儀,便說是鼓勵吳修儀鉆研農術。”
皇帝一點就通“小樂子的意思是,對外讓他人理解為吳修儀被貶做農活,對吳修儀則是鼓勵其鉆研農術。”
“正是。”
皇帝點頭,讓水長樂去傳口諭。
寧安宮。
吳鳳語聽聞水長樂前來傳皇帝口諭,恭敬地跪地。
水長樂看了眼吳鳳語身旁的宮女湯白靈,而后道“奉皇帝口諭,即日起,吳修儀不再禁足,改為負責宮內寧桑園農作。”
吳鳳語臉色茫然。
水長樂湊到其跟前,低聲道“修儀娘娘,皇帝知曉娘娘是被誤解,也知曉娘娘有經天緯地之才,但太后懿旨,皇上不好直接駁回,讓娘娘去寧桑園,實際上是解了娘娘禁足。皇上派了十來個太監至寧桑園供娘娘差遣,娘娘盡管憑自己的才學愛好發揮。若假以時日有了成績,這賞賜恩典,還不是唾手可得。”
吳鳳語恍然大悟,萬般感激“謝水公公指點迷津,本宮定不負圣恩。”
站在一旁的湯白靈一臉疑惑地看著水長樂。
故事從這開始,便以十頭牛都拉不回來的速度發展。
吳鳳語本就勤讀書、善鉆研,沒了后宮勾心斗角使絆子,很快在農學研究上有了突破。先是研制出能讓產能翻倍的生化肥,后又研制出新的水利器材和耕翻農具,最后還用高效存優汰劣的方式,培育出高效育種。
從吳鳳語開始沉醉農學之后,后宮的鶯鶯燕燕們便以為其失寵,再加上吳鳳語每日風吹日曬,皮膚不再白皙幼嫩,理所當然認為其沒了競爭力,勾心斗角都不帶她。
而沒了后宮紛擾,吳鳳語更加全心全意研究農學。其本就是精力充沛的性子,與其和后宮女子爾虞我詐,她也認同能助力民生更有意義。
皇帝不是個開明皇帝,但在水長樂孜孜不倦地洗腦下,也認同吳鳳語的存在價值,封其為朝代歷史上第一個女官,也可上朝議政。
吳鳳語的農學研究在民間擴散開來,百姓對其歌功頌德,后世將其稱為女農神。
故事終,所有人都皆大歡喜,除了
“這是什么玩意”三麻神域體驗館內的顧客不約而同發出疑惑。
一個年輕的女顧客道“這鳳語傳原書我看過四五遍了,就喜歡吳鳳語掰倒一個個妃子,可為什么現在的內容,我看得好痛苦啊。”
水長樂和湯白靈版的鳳語傳內容不少,但五分之四的內容,是在詳述吳鳳語如何在他人耕作中,發現農作上的問題,又如何機緣巧合,發現了解決方式,再之后如何經過不懈的鉆研,團隊的合作,誕生了新的育種和農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