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水長樂忍著心頭涌起的異樣,將戲進行到底。“不要再執迷不悟了。”
明叔聲音嗚咽的“嗯嗯”幾聲。
“我知道你是為了我但不要在為了我殺人了。”
“爸爸答應你爸爸答應你”明叔泣不成聲。
水長樂看著站在他跟前的芒安石,輕輕嘆口氣。
他也不想設局,欺騙這位在他看來心地善良的老人。
但從他在圖書館看到朝陽鳳凰里的文章,他便知道這是宿命。
十五年前,沈鳳明參加了朝鳳中學第一屆“青春杯”作文比賽。
比賽是命題作文,名叫家。
這對于沈鳳明,其實是個充滿諷刺意味的題目。
因為沈鳳明的家早就不存在了。
母親早逝,父親續弦,父親又和后媽有了孩子。沈鳳明初中便開始住校,連假期都鮮少回家。
在外人看來,她是被父親遺棄的孩子,包括警方也認為,有了后媽就會有后爸,這個孩子沒人
疼。
可在沈鳳明的筆下,她有個美好的家。
母親雖然只陪伴她人生短短一段旅程,但母親的美麗溫柔和對生活的樂觀,永遠銘刻在她身上。
父親是個樸實善良的男人,離婚后,父親根本不想續弦,但耐不住爺爺奶奶以死相逼和要孫子傳宗接代的封建思想,只得娶了鄰村一個年輕喪夫的寡婦,沈鳳明的后母。
女人尖酸刻薄、揮霍無度,和沈鳳明的母親沒有可比性。
但沈父是個有責任感的男人,既然娶了,就要履行一個丈夫的責任。沈父對繼母也算有應必求,除了沈鳳明相關的事外。
繼母要沈父把沈鳳明丟回老家,沈父拒絕了,這是沈父第一次拒絕繼母提出的要求。
繼母要讓沈鳳明輟學,說女孩不用讀書,沈父狠狠地罵了一通繼母,說“你廢物腦子蠢不學無術不要連累我的娃”,那是沈父和繼母第一次吵架。
后來他們有了兒子,繼母變得愈加飛揚跋扈,沈父在家里沒說什么,在外卻對沈鳳明愈加的好。
給她買她喜歡的零食,報她喜歡的課,連對于當時物價十分昂貴的進口原版書,他也二話不說買給女兒。
沈鳳明也體諒父親維持家庭的不易,初中時便主動提出住校。父親每周末都會帶她出去玩,看山、看水、買女孩喜歡的裙子。
初三那年,父親經營的小店因識人不清破產了,家庭一下變得拮據,不斷有人上門要債。
找不到出路的沈父決定去東南亞打拼,一去便是很多年。
從沈鳳明的文章里,水長樂能真心感受到,一個父親對女兒的疼愛,和身為女兒對父親的感激和懷念。
幼年時,沈鳳明半夜哭鬧想吃西村黃米糕,母親安慰一夜無果,父親便趕著夜色去到西村,等著天亮后第一鍋出爐的黃米糕,然后用棉襖裹著保溫帶回家。
沈鳳明的老家外有一片桃林,母親會用桃花釀果酒,父親則會用桃核和她玩游戲。后來母親再也回不來了,父親告訴她,母親是變成桃花仙了,每年盛開的桃花,就是母親給她的禮物。桃花盛開時,父親便會煮桃花粥,騙她是母親下凡給她做的。
沈鳳明的文章,最后獲得了作文比賽的第一名,并被收錄在當年的校刊朝陽鳳凰里。
大概是為了排版需要,編輯找沈鳳明要了配圖。
沈鳳明了三張照片。
一張是她幼兒園小班時在畫畫比賽里拿第一名的作品一家人,筆觸稚嫩可笑。但那是她第一次拿獎狀。父親激動得在村里廣而告之,好像她是拿了高考狀元一般。
一張是她母親的個人照。或許是怕她觸景生情,在母親逝世后,父親就將一家三口的合照藏起來。這張照片,還是她在柜子遺落的角落找到,偷偷藏起來的。
最后一張是她和父親的合影,是她小學一年級拿了全班第一名,父親第一次帶她出遠門旅游。雖然所謂的遠門,也就是大巴四十分鐘的鄰市,但當時的她開心得失眠了兩夜,以至于合照時眼睛都睜不開了。
這張照片,水長樂看過,在上次幫明叔找回手機時明叔的手機桌面。
那一刻,水長樂明白,明叔的女兒沒有出國,她只是死了,死在了十五年前的西翼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