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晚鳳凰木林偶遇,兩個人生里各有失意的女孩,成為了好朋友。
她們愈發了解彼此,也愈發覺得靈魂契合。
兩人各自有不幸的家庭。
一個母親早亡,繼
母作惡,父親遠行,徒留她孤身一人面對一切;
一個身在性別是原罪的家庭,別說平等之愛,父母自小恨不得榨干女兒,補貼智障兒子;
兩人各自有面對苦難的姿態。
一個將學海無涯作為座右銘,用讀書以及讀書能換得的未來,來抵抗生活的苦;
一個在舉步維艱中掙扎出一條狹路,用盡一切可能的辦法來保全自身。
逐日逐月的相處中,沈鳳明對高招娣愈發欣賞。
對方的處境比她還困難,可對方身上透著一股堅忍不拔,對生活的百折不撓,以及讓沈鳳明艷羨的樂觀。
高招娣說,她最感謝的人是她的初中班主任。是對方幫她爭取了繼續讀書的機會,幫她申請了獎金和免學雜費,更重要的,是給了她關于未來無限的可能性;
高招娣說,她的未來規劃是學醫,因為她的班主任在她中考前,因過度勞累心肌梗塞而亡,她連報答對方的機會都沒有,成為她這一生最大遺憾;
高招娣說,父母重男輕女和不讓她讀書既已成事實,怨天尤人沒有用。還好她可以呆在學校,有途徑接觸知識。她靠蹭課和自學也能勉強跟上進度;
高招娣說,她其實偷偷存了一筆錢,她知道以后要擺脫原生家庭,遠走高飛只能靠自己。因而她從初中開始便偷偷積蓄,獎學金、打零工的錢、以及小賣部盈利的小部分。儲蓄給了她未來可能的保障。
高招娣對沈鳳明無話不說,沈鳳明卻對其有所保留。
不是她不夠誠心,而是她學不來高招娣的坦蕩赤誠。
她自己都想逃避生活里難以啟齒的苦,人性里不為人知的惡,更莫說將其置放于青天白日之下。
沈鳳明汲取著高招娣的樂觀和自強,如溺水之人遇到浮木。
作為回饋,她會把自己的學習資料分享給對方,在對方無法旁聽時,為其講解課堂上的難點疑點。
沈鳳明是被折了翼的鳳凰,高招娣是無人問津的梧桐,她們互相依偎,彼此需要。
這段堪比伯牙子期的關系忽然間支離破碎,是在高一最后一次期末考。
為了這次期末考,沈鳳明幾乎是通宵達旦的背書做題,只為了能遏制住不斷下滑的成績。
然而成績出來,她崩潰了。
班里第三十名。
她有史以來最差的成績。
沈鳳明壓根無法面對。
那種無力感,就好像深陷于沼澤地,越掙扎,越下墜。
暑假的沈鳳明無家可歸,依然呆在學校。高招娣偷跑來無人的宿舍找她。
這是她和高招娣第一次在白天相遇。
高招娣說,因為暑假小賣部基本沒生意,她找了一份零工,收入尚可,最重要是可以忙里偷閑讀書。
狀態很差的沈鳳明強打起精神祝福對方。
高招娣又說,這次高一的期末考卷,年段長也偷給了她一份,讓她自己掐時間做,并且和普通學生一樣參與改卷。
高招娣拿出試卷,很興奮地說,年段長把批閱完的試卷給她,還夸她保持下去,完全可以考上非常理想的學校。
沈鳳明看著對方試卷上的分數,不可思議。
因為除了英語,對方所有分數都比自己高了不少。而英語,是因為對方沒有作答聽力題。
沈鳳明本就瀕臨失控的情緒徹底潰不成軍。
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