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說出來的話被結果打臉,他不會像其他的老前輩一樣死皮賴臉地摳字眼狡辯,而是會正大光明地承認錯誤,接受批評。
球迷將他的解說稱為“弗雷澤流”。今晚,弗雷澤流給出了有可能葬送整個賽季努力的錯誤建議。
當暫停結束,球迷高興地發現馬布里回到了場上。
他的位置是二號位,與此同時,單打狂人克勞福德居然打三號位,維蘭紐瓦打四號位,和名不見經傳的杰齊·巴特勒為五號位。
不認識杰齊不要緊,想想拉里·布朗喜歡什么樣的中鋒吧:(以另一個時空的角度來看)拉特里夫/穆托姆博,活塞的大本,山貓的奧卡福。
看得出來,布朗不需要那些花里胡哨的內線,他只要能防守,能搶籃板,不多事,聽話而且經常能把自己當成牲口一樣奉獻給隊友的粗漢子。
論實力,杰齊自然不能和拉特里夫、穆托姆博、大本、奧卡福比,但他有著和這些人相同的打球風格和精神屬性,這就夠了。
尼克斯擺出這樣的陣容,擺明了就是要和步行者拼進攻。
拼進攻的前提是他們首先要把球權分明白。
如今的情況是,詹姆斯決心要讓隊友打開,所以他會讓出出手權,前提是球必須在他手里;馬布里與布朗交惡,應該不會再參與任何的戰術,只會用個人能力解決問題,所以他就是個球權無底洞,到了他手上如果還能接到他的傳球,接球的人等比賽打完應該買彩票;克勞福德的話,單挑王畢竟不是白叫的;維蘭紐瓦更是攻強守弱的技巧全能型前鋒;只有杰齊是個功能性的藍領。
各人有各人的特點,尼克斯想靠進攻逆轉,可惜內部缺少默契和化學反應。
詹姆斯是公認的紐約之王,平時馬布里們還讓著他,到了這一步,皇帝是誰?拉里·布朗又是誰?都是浮云罷了。
因此,尼克斯球迷將看到異常揪心的第三節比賽。
皇帝弧頂控球不進攻,馬布里過來要到球就不會再傳,克勞福德居然成了最不耽誤功夫的底角射手,但他得不到球。維蘭紐瓦這種沒牌面的菜鳥此刻只能靠邊站和打擋拆。
詹姆斯無心進攻,馬布里堅持自我,克勞福德感人肺腑的蛻變換來的卻是一場糟糕的單打秀——大概四分鐘之后,布朗再叫暫停。
那個時候,分差到了20分。
尼克斯的每一位球迷都能感受到那份傳自球場的絕望。
“你知道我在比賽中看見了什么嗎?我看見了一個被割裂的團隊。”弗雷澤說,“好比當年珍珠掉落紐約,但我依然惦記他在巴爾的摩和我們結下的仇怨,我因為那些過往不肯與他通力合作。如果我真的那么做,麥迪遜花園至今都不會有機會懸掛第二面冠軍旗。”⑴
⑴弗雷澤與門羅皆是1967年選秀球員,他們的恩恩怨怨,可以看成是七十年代版本的哈登和庫里(我指的是他們在季后賽的恩怨,而不是打球風格)。他們兩人季后賽多次血戰。后來,門羅被交易到紐約,和弗雷澤化干戈為玉帛,齊心協力為紐約贏得隊史第二冠。說起來有趣,1967年是NBA選秀歷史上的一次后衛大年,前七順位中5個后衛,恰如50年之后的2017年選秀大會,同樣是一屆繁盛的后衛選秀大年。弗雷澤老爺子如今還活躍在解說一線,但轉眼,距離1967年已經50年過去了。
讓弗雷澤失望的不單單是比賽結果,更是這支剛有起色就在季后賽里支離破碎的新尼克斯隊。
又或許,構成這支球隊的核心動力,原本就是脆弱的。
布朗的怒吼、馬布里的壞脾氣、勒布朗對球隊控制力不足以及微笑刺客那些讓人看不懂的交易操作,都在向眾人表明,那些這支持他們前進的核心動力,非常脆弱。
摧毀它們,只需要一次吵架,一場輸掉的比賽,或者某個回合。
隨著布朗對馬布里忍無可忍,破口大罵。
馬布里不愿受氣,當場回嘴,現場直播紀錄下了丑惡的一幕。
所有的不滿和憤怒在此刻爆發,這支剛剛重建完成的球隊,似乎又要回到重建行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