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尼克斯,美航中心球館。
美航中心,這個名詞在NBA球迷看來一定是非常熟的。因為有許多球隊的主場都由美國航空冠名。
像小牛、熱火,他們的主場都叫美航中心。
菲尼克斯的美航中心,同樣是許多球迷心中的家園。
從2004年史蒂夫·納什在此處東山再起,狠狠地打了馬克·庫班一巴掌,帶著太陽走進1976年的鼎盛期、1993年的中興期之后,最輝煌的時代。
閃爍的跑轟進攻使太陽擁有全聯盟最美妙的看球體驗,這樣的球隊,理應成功。
但在西部,他們屢屢被小牛和馬刺阻撓,無能更進一步。
2007年半決賽,羅伯特·霍里廢掉基里連科的一推發生之前,就已經對太陽做了相同的事情。
他對納什的惡意犯規,讓風之子直接撞上了場邊的廣告牌,太陽替補席炸鍋,斯塔德邁爾等人失去理智地沖進場內理論,卻被聯盟停賽一場。馬刺順勢拿下天王山,并在第六場淘汰心氣敗落的太陽。
首先要知道的是,太陽就像1995-1999時期的猶他爵士。
卡爾·馬龍和約翰·斯托克頓在30歲后才迎來真正的巔峰期。納什也是在30歲后進入個人的巔峰,大器晚成的好處是可以讓那些看扁你的人目瞪口呆,同時,他們的老化也是很快的。
2006-2007兵敗半決賽,納什已經33歲。
他還有幾年的巔峰?太陽還能回到黃金時期嗎?
無數的疑問和質疑在評論家的口中出現,直到太陽做成了那筆改寫了聯盟格局的三方交易。
小霸王東渡波士頓,組成三巨頭。狼王降臨鳳凰城,欲和風之子共竟巔峰。
東部的凱爾特人三巨頭在組成之前,都有意氣風發卻兵敗分區決賽的時候。
而西部的納什和加內特,何嘗不是呢?納什的頭頂壓著馬刺,而加內特入主明尼蘇達12載,2004年達到生涯巔峰,打進分區決賽,很多人沒注意到的是,那是加內特的森林狼時期唯一一次突破首輪。
有許多例子可以證明季后賽不是一個人就能打的,特別是當他們處于競爭力強悍的特殊時期。
經歷過許多失敗,才會對難得的結合倍感珍惜,這就是發生在太陽身上的故事。
今晚,他們在主場迎戰衛冕冠軍,強取豪奪11連勝的步行者。
謝候和阿泰斯特穿著出場服在中場和納什、加內特寒暄。
說來也巧了,上賽季加內特還和步行者傳出過緋聞,有小道消息說如果步行者肯出基里連科和小奧尼爾以及選秀權的話,謝候和狼王已經聯手。
大半步行者球迷不相信這條傳聞,但傳播出訊息的,卻是媒體界內有頭有臉的大人物。
由于只聞雷聲不見雨下,交易最終沒有發生,消息源就此掐滅,徒當小道消息處理。
但,根據謝候所了解到的訊息,他知道那是真的。
交易沒有發生,不是步行者舍不得小奧和基里連科,而是他們照顧了謝候的感受。
人人都知道一個鋼鐵般的加內特抵得過玻璃化的小奧和基里連科,但這兩人和謝候交情匪淺,更是球隊的冠軍功勛,把他們交易,涼的是球迷的心,以及謝候對俱樂部的熱誠。
“就讓我們打一場不辜負這番熱度的比賽吧。”加內特清爽地笑道,“我上一次被這么多媒體聚焦還是鬧交易的時候。”
別看他笑容爽朗,真打起來,肯定會化身惡狼見誰咬誰。
“這樣最好。”謝候不多說,和加內特與納什簡單的握手就退回去繼續熱身。
阿泰斯特嘴里還念著太陽毛病。
“不行不行,他們投太多三分了,我們可以打很多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