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忘了嗎,尼桑?8月8日開幕的北京奧運會...現在已經是...”
聽到奧運會,謝候就懂了。
現在已經是6月20日,距離北京奧運會開幕還有一個半月的時間。
男籃項目由于比賽的特殊性,小組賽會及早打響,國家隊為此已經集訓數個月,連他的弟弟都已經前往報到了。
“就不能多休息幾天嗎?亞瑟剛剛結束賽季!”雪薇不滿地說。
“根據國內的反響,可能不行...本土奧運會,百年一遇,籃協高度重視,現在全隊上下就只有尼桑和孫越沒到位了。”貴子實話實說。
國內對北京奧運會的重視他自然是懂的。
雪薇不懂,這是中美兩國意識形態的差別。
中國,如果個人對抗國家,那是什么罪名?不用說了吧。
而美國,各種大片已經將類似的價值觀宣傳得掉渣,那些為了一己私利和國家對抗的人,被視為英雄。這不僅體現在他們的電影里,現實中也一樣。這就是為什么雪薇不理解謝候剛結束漫長疲憊的賽季卻要馬不停蹄地參加國家隊集訓,連多休息幾天都不行。
“放心,我會休息到冠軍典禮結束之后。”謝候說。
“那不就十來天?你可是剛剛結束了賽季!”
謝候扮鬼臉,對于參加國家隊的事情不多做解釋了,雪薇難以理解,他也不打算說服她。
“對了,姚眀的傷勢,恢復得怎樣了?”謝候問道。
“據說已經開始恢復訓練了,可一直沒打熱身賽,有很多中國球迷擔心他不能趕上奧運會。”
真有意思,姚眀大傷后手術歸來第一時間參加國家隊的訓練,目的明顯就是為了打奧運會,部分球迷不關心他的傷會不會影響到他的未來,卻擔心他趕不上奧運會?重點搞錯了吧?
姚眀那個傷,謝候沒少沖他念,從小就是體校出身的他頭腦清醒,舍得一身剮也要報效國家的信念極其強大。
基本上,除非現在有人把他的腿打斷,手掰折,否則他就是爬也要爬到鳥巢打比賽。
之后就沒閑話了,謝候和雪薇先回家,再讓司機將雪莉等人各自送到家里。
距離家里的大床越近,謝候感到越困。
他在回來之前已經洗過澡,看著大床,他快速地換上睡衣,跳到床上,蓋起被子,由于疲憊,他掌握了雪薇的不傳之秘——閉眼就睡。
“有這么累嗎?”雪薇好笑地問。
“嗯~~~~”謝候慵懶地應了聲,試想一下女朋友向你撒嬌的樣子⑴。
⑴哦你沒女朋友,當我沒說。
雪薇喂了喂琪雅的奶,再幫她換尿布,小女孩也困了。她或許是美西球館年齡最小的觀眾,她對球館里發生的傳奇事跡毫無感覺。若干年后,他可以像比爾·西蒙斯⑵那樣用輕佻的語氣述說她那天晚上的觀賽體驗:“我爸比總決賽搶七絕殺?看過,我不但不激動,甚至想吃一口奶。”
⑵我提過很多次的1976年總決賽的第五戰。即便是隔了將近45年來看這比賽,依然精彩。前三節我們可以看見70年代的球風,精準跳投、下快攻。第四節后半段開始持續高能。太陽逆轉凱爾特人20分領先絕平。第一個加時哈弗里切克錯失絕殺,第二個加時經歷了歷史上最戲劇性的爭議——哈弗里切克準絕殺,綠軍當時認為比賽時間已經結束,全體退場。但當值裁判認為比賽還沒結束,太陽還有幾秒鐘的時間,為此,該名裁判險些被暴怒的波士頓人當場打死(觀眾打裁判,這是真的)。為正義不懼威脅的裁判為太陽贏得了一秒鐘的時間,就那一秒,太陽解決了邊線球這一世界性難題,無名之輩加·赫德壓哨出手再次絕平。比賽進入第三個加時。第三個加時賽里,凱隊名宿喬-喬·懷特大爆發,無人能擋,一舉收割了比賽。如此波瀾壯闊的比賽,任何一個現場見證的人都該視為“可以吹一輩子”的看球經歷,西蒙斯由于當初只有5歲,前三節沒打完就在老爸的大腿上睡著了。他記不清楚自己睡了多久,他不但不后悔自己錯過了偉大的比賽,還屢屢在文章中拿這件事調侃——我簡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