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著造成犯規的目的出手的投籃,并不是最好的投籃選擇。如果裁判偏好對抗激烈的比賽,KD的計劃就要泡湯了。”倫納德說著,“不過,這確實是個讓人驚喜的選擇。”
阿泰斯特自詡老將,經驗豐富,沒想到今兒出門踩狗屎,讓晚輩算了一計,那眼睛瞪得像雞蛋一樣。
“亞瑟,球給我,我要干死他!”阿泰斯特大喊。
杜蘭特三次罰球,全部命中。
前場,他剛落位,就看見阿泰斯特朝他走去,轉眼間,兩人對抗上了。
阿泰斯特不愧是野獸,背身要維持,有謝候的幾分風采。
看他這樣,謝候忽然想起他對一星四射的疑慮和他關于該體系的部分看法。
謝候把球丟過去,再退到弱側底角。
眾所周知,一星四射無非三種發起方式。
奧拉朱旺/霍華德式占據低位,射手四線拉開,講究的便是內線天賦碾壓,外線把握住空位。
詹姆斯/希臘怪物/或許未來的本·西蒙斯式外圍持球強突,利用無解的身體天賦碾壓一切對位,逼迫對方的防守變化,射手把握住空位。
以及,較為罕見,從沒有人能親自完成的——一個站在高位具備拉出三分線、原地出手投籃、持球突破的萬能引擎式的一星四射⑴。
⑴巔峰期的伯德、薩博尼斯、現役的約基奇是可能的人選。有人可能要說喬丹這些全能的飛人,但要在高位站住,具備符合“一星四射”標準的威脅,非203公分以上的長人不可。高度、長度、硬度,再加上進攻能力和出球能力才行。
謝候罕見地具備低位軸心和外線持球軸心兩種屬性的球員,就算如此全能,每個回合,他都只能選擇其一的方式激活一星四射,而不能兩項兼顧。
一星四射想要真正地達到完整,擁有單一的外線發起點或者低位發起點,都不夠。
只少要有兩個發起點。
也就是說,有低位軸心,少不了弱側突擊手。
外線持球軸心,也少不了弱側突擊手。
如果將來真的有人能實現高位激活一星四射,看似無足輕重的弱側突擊手,仍然需要。
弱側突擊手,不是一星四射的核心,少了激**系的“星”,他一個人帶不起球隊。但當體系有了那顆星,對成績有多需求的時候,突擊手的存在,不只是給這項單調的體系提供了變數,更增加了對方防守難度。
謝候能力之強,自然要成為體系的核心。
而他此時想的卻是,他能不能作為弱側的第二攻擊點激**系呢?他的低位進攻再強,和傳統內線沒法比。最可行的操作是球隊再引進低位能站得住,有威脅,具備出球能力的球員,和他湊成完整的一星四射。
他的想法到此為止。
阿泰斯特在低位與杜蘭特展開了“1V1男人大戰”。
肌**子勝過了瘦竹竿子。
阿泰斯特強吃杜蘭特的防守,挺進籃下后,還用假動作晃飛維蘭紐瓦的協防,右手舔籃得分。
“我他媽要干掉你們所有人!”阿泰斯特還是氣不過。
畢竟是被小一輩的人用輕浮的方式騙了三分犯規。
謝候靠近阿泰斯特問道:“還要繼續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