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俊左右走動,不知道怎么說。
謝候其實支持他留在美國訓練,他的身體還不夠成熟,雖然看著挺壯...
“再給我一個理由。”謝俊誠懇地說,“一個接受應應召打亞錦賽的理由。”
謝候攤手道:“沒了,你愛去不去!”
“那我還是不去了,杰里為我準備了齊全的訓練計劃。”謝俊最終沒有改變主意。
他之前說了,有兩件事。
一個是國家隊征召,還有一個?
這件事看起來更難,因為他不知道怎么開口。
“別說了,這件事我肯定做不了...”主字沒說出來,他的弟弟以周杰倫唱RAP的嘴速,“我要跳級!!!!”
“哈?”
跳級在未來的美國天才高中生之中并不罕見。
那些天賦異稟,偏偏比同年段普遍大1歲甚至2歲的人,最終都會選擇跳級⑴。隨著NCAA的輟學生越來越常見,天才球員打一年大學聯賽就走人基本是共識了。
⑴就拿最近的來說,18年的馬文·巴克利和19年的RJ·巴雷特原本都不是這一屆的。
“為什么?”謝候問。
謝候的父母對讀書這塊是比較傳統的。如果謝俊是那種讀書很厲害的神童,他要跳級,當然沒問題。他屬于聰明又不愿意下功夫的學生,如果去了名校可能還得下一番功夫才能讓自己的成績達到參加比賽與訓練的標準。
“我在高中沒什么挑戰了。”他自大卻認真地說,“低年段的不是我對手,同年段的沒幾個能打的,厲害的高四生就那個幾個,他們馬上就要去大學,我沒對手了。”
謝候問:“你的學分夠嗎?”
“夠!”他說得堅定,看來有這想法不是一天兩天了。
“杰里的意見是?”
“他認為可以,但沒必要。”
謝候詳細問了羅伯特三世對此事的看法。
謝俊如實轉述。
謝俊雖然比部分同齡段的人大一歲或者半歲,但他的基礎不夠其他人努實。
統治高中籃壇,靠的是一身天賦和勤學苦練得來的技藝。
要挑戰NCAA,他的身板要練得更好,基本功也需要打磨得更足,這些,像他這種去了大學注定只打一年就走人的天才,學校是不會專門培養的。
到了NBA,他的身體或許能夠增長,但他的基本功,如果球隊的規劃出了問題,那就是耽誤一輩子的事情。
“你想聽我的意見?”謝候問。
謝俊點頭。
“如果我說了,你會聽嗎?”謝候又問。
謝俊沒說死:“我會考慮。”
謝候淡淡地笑道:“我的意見是,你應該聽杰里的意見。”
“為什么?”
“因為他曾和最好的球員一起共事,他知道怎樣才能讓你變得更好。”
謝俊皺著眉想了半天,忽然說出一句:“最好的球員?你在說你自己嗎?”
謝候驚喜地道:“哈?你也覺得你哥我是最好的球員?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