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場比賽,你要如何找回手感?”
“很簡單,我不投籃就是了。”
Game4,盡管謝候抓住24個籃板球,霍華德的兩倍,加內特的1.5倍,但進攻端29中9的命中率,讓步行者最終輸了4分。
假如他能投出50%的命中率,步行者就能贏。
他使用了中鋒的對抗,可要在那種強度下找到手感,不是一場兩場就可以做到的。
公牛已贏三場,他們再輸一場就要出局,謝候不能拿賽季冒險,所以他說,不投籃就是了。
媒體認為,他不投籃比賽就完蛋了。
他們沒領悟到謝候的意思,不投籃,只是單純的不投籃,沒說不得分。投籃,只是進攻方式之一,不是嗎?
2010年5月26日,謝候號稱不投籃的日子,到來了。
“伙計們,我們從七年前開始制霸聯盟,這是一段奇跡般的旅程,它已經到終點了嗎?還沒有,我總覺得,我們還能贏幾場比賽。”謝候深呼吸,“哪怕多贏一場呢?”
怎樣的比賽?怎樣的競爭?怎樣的榮譽?怎樣的時刻?能讓人為之瘋狂?
就是現在!
他們跟著謝候一起出場,回到聯合中心。他們在這里贏下了第一場東部決賽,他們相信,那不是唯一一場。
比賽開始了,霍華德跳到球,但謝候的隊友撲過來搶走了球權。
因此,開局的首攻權利屬于印第安納。
謝候得到球權,一分一秒也不肯耽擱,他高位運球,110公斤的身軀讓前來防守的凱文·馬丁好像錯位一樣被狠狠撞開。
1秒后,德懷特·霍華德淪為亞瑟王胯下的一縷亡魂。
“瘋狂的扣籃,亞瑟的進攻表明步行者并不打算就此罷手!”
扣籃得手的剎那,謝候怒吼,“這是開始,不是結束!”
他的氣勢驚人之極,芝加哥人先驚詫,后憤怒,你吼那么大聲想證明什么?你能贏嗎?
握著賽點的公牛就想在主場結束系列賽,他們全力捍衛聯合中心的榮耀。
人們逐漸明白,什么叫“不投籃就是了”。
不投籃,就是不投籃,沒有其他的意思。
謝候三分線外運球,面前是保羅?攆著他到里面,生吃。
來了馬丁?瘦竹竿子自尋死路,送他一程又如何?
輪到布魯爾或者塞弗洛薩,誰來都是一個字,死。
公牛總算讓霍華德和加內特上來了。他們發現連這二位也防不住,計劃改變,放空兩三米距離,放投籃。
此事風險極大,如今的聯盟沒有球隊敢放謝候投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