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候的防守跟住了他的腳步移動,但當他們一起到右側四十五度角,謝俊收球跳起,空中帶著明顯的后仰,出手點高得讓防守人深感有此妖孽在,人間不值得。
即使是謝候,204公分的高度,224公分的臂長,面對長度與寬度都比他大一個尺寸的謝俊,也是只能起到微小的干擾,威脅不到他的出手。
“他的節奏,他比賽的方式,以及他展示出來的侵略性。”麥克吉尼斯對謝俊交口稱贊,“這么多年了,我終于見到了第二個亞瑟。”
另一個解說員馬克·博伊爾問道:“喬治,你認為布瑞吉能成為亞瑟?”
“不,我不是說他能成為亞瑟那樣的球員,我是說,他的獨特性讓他具備成為與亞瑟同等級別球員的基礎。”麥克吉尼斯意有所指地說,“前提是他要學會傳球,你知道的,即使是場均50分的威爾特也拿不了冠軍,當他懂得控制自己的出手,放棄對得分王的統治,冠軍自然就向他張開了雙手;有趣的是,他放棄得分王的那一年,另一個得分王加入了聯盟,那個人就是傳奇的里克·巴里,我認為他是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前中期最好的得分手,像他那樣的球員,也是直到學會將球傳給隊友,才贏得了總冠軍。”
博伊爾聽得連連點頭,還舉了個反例:“有道理,不過邁克爾·喬丹卻能一邊統治得分王,一邊收獲冠軍。”
“邁克爾畢竟是邁克爾啊,古往今來,只有他和亞瑟站在與其他人完全不同的高度。”
“是的...”
搞了半天,這是在吹謝候。
謝候的進攻,與謝俊有很大的不同。
年輕的時候,他也喜歡像謝俊那樣仰仗無解的錯位能力和無法限制的中距離跳投來搞定對手。
那是他27歲之前干的事情,27歲之后,他的被打死變得頻繁,外線三分逐年增加,對禁區的沖擊也在上升,這都是為了提前適應運動能力退化后的自己,同時,規則的變更也是一大關鍵。
謝俊在杰里·羅伯特三世的指引下,似乎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謝候的投籃假動作點起他,沖進籃下上籃得分。
前場,謝俊叫來擋拆,局部錯位打小奧尼爾,面對身長臂展皆不遜色于他的小奧,他的節奏變化好得出奇。
胯下換手變向,自如地尋找進攻節奏,將小奧晃開半個身位,他敏銳地察覺到進攻的良機,急停,后仰,飛到最高點,投籃的成功與否和對手的防守沒關系了。
唰!
“看來,布瑞吉將子啊步行者身上打出另一場代表作!”
“第三節才過去不到四分鐘的時間,他已經拿下32分!”
謝候的腦海中好像有慢鏡頭回放功能,閃過謝俊的投籃。
那個動作,太完美了。
有養成巨星經歷的人都知道,每一個進入聯盟,從新秀成長為巨星的球員,他的技術動作會經過無數次的變更與調整。
高中時期的技術動作,可能到了大學會不好用,大學期間橫掃千軍的技巧,進入聯盟會變成神經刀,于是,技改一輪又一輪,有的失敗,有的成功。幾乎沒有人能從小到大都抱著一項技術動作不變。
謝俊的投籃動作,優雅不失高度,出手柔和,而且,弧線極其飄逸。
他兼顧了快出手,接球投籃所需要的穩定性,持球急停收球出手的節奏感和面對高強度防守時無視對方干擾的攻堅潛力。
如果你想知道20歲的年紀就能掌握完美的投籃動作有多難得,不妨去看看新秀時期的喬丹。那時候,他的投籃動作全然沒有后期“后仰跳投之神”的風韻。就連對技術的打磨精純至斯的科比,也在逐年改進他的技巧。
生涯第一年的謝俊,卻擁有了不需要什么修正的完美投籃姿勢。
謝候不禁看向尼克斯的教練組。
德安東尼之外,有個人他很熟悉。杰里·羅伯特三世。尼克斯決定選擇謝俊的時候,他們順帶給羅伯特三世發去了邀請,希望他作為隊里的助教。他同意了,并不是被尼克斯的誠意所打動,而是謝俊還需要他的幫助,才能擊敗他心目中最完美的球員。
謝候遠遠地對羅伯特三世比了個不知所謂的大拇指。
羅伯特三世雙手攤開,好像在說他沒做什么,全是你弟弟自己聰明伶俐。
后面,謝俊越來越準,謝候打著打著也有點上頭。
謝俊不傳球,他也不傳球,姚眀下半場就像來減肥一樣全場折返跑,兩大明星輪流進攻。
謝俊的手感像沸水般滾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