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回國時,有媒體給謝俊挖坑,問他對自己的表現有何評價。
“我會給自己打8分。”謝俊說。
放10年后,后來的球迷看到21歲的謝俊拿下奧運會的得分王頭銜,帶隊止步半決賽自評8分的話,會認為他謙虛。
當下的球迷卻不然。
覺得謝俊厚顏無恥打成這樣還自評8分,看來是被罵得太少了。
謝俊的生活開始從晴天轉向陰天。
許多年后他承認,正是2012年的夏天發生的事情,改變了他對世界的看法。
需要返回美國的球員帶著復雜的心情出席慶功宴后便離開了。
謝候和姚眀是一起的,他們在國家隊是隊友,在美國也是隊友。
“你是不是真打算退出國家隊?”
謝候和姚眀坐的同一班飛機,商務車里,他們用中文交流著。
“那句話是氣話,回過頭想想,退不退的,不是我一個人說得算的。”姚眀對謝候說了段往事,是關于他當初從上海隊到NBA的。
2001年的時候,姚眀就想走了。因為他最大的對手王郅治已經離開,上海隊不肯放,他也想為球隊帶回至尊鼎⑴,就多留了一年。次年上海順利奪冠,姚眀狂喜之下對記者放話去不了美國就上大學不玩了。
⑴CBA冠軍杯的名字。
如果姚眀真上了大學,對中國籃球的損失將無可估量。
籃協自然要從中協調,幾經商議,姚眀與上海隊簽下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對籃協也有承諾,方才開啟旅美之旅。要不然,他犯得著跟當代王進喜似的全年無休兩頭跑?他又不傻。
為國家隊效力,是與籃協的約定,也是他的回報。
他不是謝候,關系和體制是綁定的,退不退他說得不算。
關于上海隊最讓人高興的是姚眀離開后他們從冠軍變成魚腩,球票從10元一張到免費送都沒人來看比賽。對此,吃瓜群眾們只能相信人在昨天才看。
前幾年,姚眀還收購了上海隊,將那些剝削他的混蛋統統從隊里剔除。
謝候聽他說了這些事情,暗自慶幸自己是在俄羅斯起步。
雖然他也過過苦日子,但大體是自由的。他成名早,莫斯科中央陸軍看重他,即使偉大的蘇聯不攻自破,他的生活所受到的影響并不明顯。
或者可以說,他沒感覺當時有什么變化。
他對ZZ沒有任何興趣,他就是個打球的。
姚眀的情況看起來比他復雜多了。
“但你的確在考慮退出國家隊的事情,對吧?”謝候笑問。
姚眀向后一靠,舒適地躺了下去:“醫生讓我注意休息,而且,我能感覺到我的掌控力正在下降,3年前的我比現在強50倍。”
“哦,詹姆斯也說他比尼克斯的時候強大了50倍呢。”謝候的玩笑開到不在場的人身上。
姚眀眉毛一扭,笑出來了。
退出國家隊對姚眀和謝候來說,曾是件遙遠的事情。現在不是了,他們已經32歲,還能打幾年呢?
姚眀還是個玻璃人,扭傷、抽筋是日常,一不小心就來個毀滅性的大傷。
謝候雖然健康,但也不想36歲的時候還要犧牲夏天的假期打國際大賽。
暫時他還不想退出國家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