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天賦嗎?不是什么稀罕的事物。
他們的天賦還不是絕頂至高的類型,老炮們利用自身的經驗與智慧將其解決。
剩下的一節半,是收割時間。
姚眀制霸禁區,外圍四把長槍鋪開,公牛包夾不是,不包夾更不是,進攻端想抓他防擋拆薄弱的問題,加內特對待舊主不留力氣,長手長臂解決了明王力不能及的小問題。
1比0
步行者贏得首局,輕輕松松。
賽后有人問謝候是否有進球。
謝候的球迷表示強烈不滿:“亞瑟拿了24分,你有看比賽?”
球迷有疑問是正常的,謝候存在感太低了。
數據看起來沒差,24分7籃板6助攻,不好不壞。明明很全面,卻不知道他的數據是怎么來的,球迷沒什么印象。
目前的體系,謝候就像搬運工,投投定點三分,抓抓輪轉進攻,打不開的時候接管。如果順風順水,球迷就看不到他發力。
實力在那,怎么打都有數據。
有數據又有存在感和有數據但沒存在感,兩種模式,全看球隊需要。
兩天后,芝加哥人再次發起挑戰。
他們的防守強度比之前大了些,看樣子是想通過激烈的對抗與身體接觸讓老頭子們散架。
方法正確,戰術到位,沃格爾當場就做出了對策。
他們讓場下的年輕上來對抗,讓老頭休息,然后就看教練組對時機的把握了。
沃格爾要等到公牛疲乏的時候再上老將。
少了庫里,公牛的進攻極其依賴加索爾調動,如果球給不到西班牙人,就全靠莽了。
進攻莽,防守撞,步行者和公牛的系列賽節奏自然不會出現一邊倒。
沃格爾不知道公牛什么時候薄弱,球員的應變能力變得很重要。
不再年輕的謝候喜歡做些潛移默化的事情來改變比賽的走勢,比如成功的防守。
防守是最容易被觀眾忽略的事情。
因為它不像進攻可以看得分,體現防守的基礎數據只有搶斷和蓋帽以及部分防守籃板。
搶斷和蓋帽代表著某個回合的防守結果,凱文·勒夫和卡爾·安東尼·唐斯告訴我們會搶籃板不代表防守好。
球迷很難通過基礎數據去判斷球員的防守好壞。
謝候就愛干數據判斷不出來的事情,如果不是這樣,他也不會連續兩年都成了DPOY的大熱門。
要知道,競爭DPOY的基本是年輕力壯的防守悍將。
老了之后防守變好的例子少見但不是沒有(卡爾·馬龍),但老了之后才開始競爭DPOY的就很少見了⑴。
⑴某位35歲的球員在1997-1998賽季DPOY票選第二名,猜猜他是誰?滑稽#
謝候連續兩個賽季帶來DPOY級別的防守,本身就是歷史罕見的個例,忽然,球隊的進攻不行,教練組沒辦法,指著他進攻了。
他揮揮手,讓隊友不慌不忙,將球交給他。
單挑后衛,單挑前鋒,隔扣保羅·加索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