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朝嘩然,無數人在心里感嘆,安南王這是時來運轉了啊,在這么節骨眼上冒出來一個姨母,解了皇上燃眉之急。
華旌昌、華旌勝兄弟幾人面面相覷,一臉懵啊,老六哪里鉆出來這么一個有糧的姨母
文書勉又站了出來,“當年雷羅國破,不久先柔嘉貴妃病重,隨即薨逝,據聞松林夫人流落東樞,投靠無門,機緣巧合被當年的林家家主所救,收為義女,從此隱姓埋名。”
“松林夫人這些年執掌林家,為林家基業兢兢業業,作為商人的她積極納稅,遇難慷慨解囊,岷縣地動還曾捐銀五萬兩,如今再一次出糧二百萬斤助力大軍出征,實乃我朝商戶楷模。”
皇帝很是動容,當即又嘉獎了松林夫人,“無關她的身份,就憑她一介女流卻有報國之心,作為商人愿意放棄巨大利益無償捐糧,她以及她身后的林家,皆是忠君愛國之人。”
當場他就賞了林家一面匾額,并一對玉如意。
華旌昌很郁悶,和華旌勝對視了一眼,老六這是早有預謀還是真走了大運
林家在江南的糧商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但這些人卻是自成一派,極為狡猾,老六
華旌昌越分析越心驚,眼神微瞇,心里咯噔一下,老六自己就有錢,岳父有兵權,如此再來一個有糧的姨母,這往后
華旌勝同樣想到了這一點,心里五味雜陳,眼看著老六一步步的做大了啊,如今除了拉攏他還能做什么呢
朝中眾人的心思翻轉,皇帝坐在高位俯視眾人,心里冷笑,這些混賬,一點風吹草動就又開始計較得失了。
大軍要出征的消息在京都傳的沸沸揚揚,無數人開始猜測,華旌云忙著松林夫人的事,報館的人因此找到了文綿綿,“王妃,如今京都各處都才傳大軍要出征,去攻打北襄,若是真的可否要報答,如此也可鼓舞軍心。”
文綿綿白了此人一眼,“怎么,你是覺得敵方的探子打聽消息過于費力,現在是要幫一幫他們是嗎”
“需不需要把大軍人多少,戰術如何制定的告訴大家”
這都是什么腦袋,這都是能報的嗎
“我們只能報道大軍凱旋,將士們如何英勇無畏,結果如何的大,影響如何的長遠,其他莫管。”
來人恍然,隨即拱手,“是小人糊涂了。”
文綿綿也沒對怪他,只是說道“大軍出征,百姓必定有所猜測,越是這樣,我們的青年才俊才更要辦的隆重,教坊司的人都安排好了沒有”
為了增加比賽的可看性,文綿綿特意的讓人去教坊司,讓她們排練劍舞助興,其實勁歌熱舞更好,可惜這里沒有。
“教坊司的人尤擅歌舞,已經準備妥當,為了安全,所有的劍都已經改成了圓鋒的木劍。”
文綿綿這才滿意了,又交代了幾句才打發了這人,看著頭頂的天吐了一口氣,青年才俊第一場比試結束后的第二日就是她大哥成婚,而后就是大軍出征,真是一刻也不得閑。
------題外話------
寶子們,作者君的外婆大壽,這兩日就更兩章哈,后面肯定找機會補上,爆更
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