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這書仿佛萬琉哈氏以前中學的時候解題,寫了一個“解”,中間跳過幾個運算,直接寫出答案。
她自己當然能看明白,但是其他人不熟悉的就要看得一臉懵圈了。
老師再三強調過,讓萬琉哈氏把推算過程補足了,這些都是分數。
換個批改的老師,因為過程太簡略很可能該有的分數就丟了,實在可惜。
畢竟答案是對的,就是過程少了。
于是萬琉哈氏為了分數,寫上答案之后往上一步步推回去過程,再寫在答卷上。
如今也是從后往前推,把漏掉的過程補充上而已,就像是倒退的游戲,對她來說還是很有趣的。
康熙看著綱要就感覺不錯,指尖點了點這紙道“沒想到你對算數也頗為心得,這綱要就寫得極為詳細了。回頭讓人送更好的筆墨來,寫完后裝訂成冊。”
他發現萬琉哈氏就跟一座沒被人踏足的寶藏洞穴一樣,越是往里面挖,挖得越深,就會得到不一樣的珍寶,還一次比一次叫人驚訝。
也不知道繼續挖下去,萬琉哈氏還會給自己什么樣的驚喜
作為一個年輕的研究員,萬琉哈氏覺得自己說是精通就不是謙虛,而是有些過了,就笑著道“我只懂一點皮毛,怕是要細細琢磨,免得錯了一步,后邊就跟著步步錯了。”
康熙微微頷首道“不錯,算學的魅力正是如此。每一步正確,最后才會得到一個正確的答案,想要隨便糊弄是不行的。”
他正是喜歡算學這樣的精妙,如同一個將領在沙場上布置排兵布陣,要是差了一點,就會滿盤皆輸。
萬琉哈氏一聽就明白了,康熙熱愛算學,就是喜歡這種萬事掌握在手中,最后真相和答案只有一個,還是親自推算出來的滿足感。
不過這樣一步步推算,最后得出答案的成就感,她也是很喜歡。
就跟獨自攀登高峰,達到峰頂的時候那種一覽眾山小的痛快感覺。
當初會成為研究員的,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
雖然在推演的過程當中會有點無聊和枯燥,還可能會失敗,要重頭來過。
但是正因為每一步都艱難才有挑戰性,最后成功了,那種成就感也就比其他任何事都要更大了。
這會兒萬琉哈氏和康熙互相看了對方一眼,她忽然之間有種惺惺相惜的感覺。
當然這種感覺來的快,去的也很快,被終于把彩色玻璃送過來的人打斷了。
南懷仁聽聞康熙要看這片彩色玻璃,也跟著過來了。
只是他不能進后宮,就在前頭等著,如果康熙有什么疑問,派人去前頭問南懷仁,總比特意派人出宮詢問來得快多了。
康熙微微頷首,南懷仁雖然是個西洋人,但是極為識趣,還會來事。
不必他吩咐什么,南懷仁就主動跟著過來幫忙解惑了。
康熙看過一次,這會忽然想看,還是送去后宮之中,南懷仁想想都明白,這看的并非康熙,而是后宮哪位康熙最近寵愛的娘娘了。
至于是哪一位,南懷仁也隱約能猜得出來,恐怕就是最近風頭正聲的重華宮那位定嬪了。
哪怕他在宮外,消息沒那么靈通,但是關于康熙的動向總會很多有心人偷偷打聽。
康熙近日最是寵愛誰,宮外想辦事想巴結也能找到方向活動活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