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她不貪心,康熙也不能太吝嗇。
他琢磨著回頭萬琉哈氏不要銀錢,自己另外賞賜別的就是了。
于是兩人就這么說定了,萬琉哈氏也沒藏私,直接把自己觀察到的告訴了康熙“皇上,這玻璃能燒制出這般鮮艷的彩色來,應該是先用染料在燒制好的普通玻璃上畫好圖樣,再次低溫燒制,把染料牢牢覆蓋在玻璃上。”
西洋人相當狡猾了,說這個是至寶的時候都說是燒出來的,卻沒提過是二次燒制。
康熙一直都是在正面看這玻璃,讓侍衛把玻璃小心翼翼豎起來,他盯著玻璃看了一會,終于明白剛才萬琉哈氏為何會彎腰看玻璃的側面了。
側面的玻璃就能清晰看到上面厚下面薄,明顯是因為上面用染料畫了圖案,所以會有厚厚的一層。
平日這個玻璃還是安裝在教堂之上,沒有人能夠看見側面,自然發現不了這個秘密,想來南懷仁也可能沒發現到。
還是萬琉哈氏細心,一眼就瞧出來了。
康熙皺了下眉頭,之前感覺這塊玻璃確實色彩斑斕,十分漂亮,想著是直接燒出來的。
他還感慨西洋人在燒制玻璃上也有厲害之處,如今心里想當初是就這
居然是直接在玻璃上作畫,然后再慢慢把染料燒得牢牢附在玻璃上,安裝在高處,被陽光照射,帶著幾分圣潔和神秘之感。
如今發現真相的康熙,這些感覺是徹底沒了。
他問身邊的萬琉哈氏道“在玻璃上作畫的顏料是什么”
萬琉哈氏答道“皇上,這該是釉彩。”
里面添了釉,畫的時候不是加水,而是要加油,才會讓色彩更鮮艷。
如今這彩色釉只有西方那邊有,如果要用的話,就得從西洋人手里買下來。
獨一份的東西,西洋人出的價錢自然低不到哪里去。
不過怎么都比直接買做好的這個彩色玻璃要便宜得多了,畢竟不說人工材料這些,光是運過來,十塊就能碎上九塊,價錢也就拔高上去了。
要是以前得買,但是有萬琉哈氏在,要做出來也不是什么難事。
康熙沉吟片刻道“回頭朕問一問南懷仁,看有沒買下這釉彩的地方。”
萬琉哈氏對他眨眨眼道“皇上,這釉彩咱們也能試著做一做”
畢竟釉彩這個原本也是西洋人他們人為加工而成,她雖然沒做過,但是不妨礙自己摸索著能做出來。
哪怕萬琉哈氏以前沒做過,但是沒見過豬跑總吃過豬肉,這釉彩不外乎是幾個方面組成的。
一是助溶劑,二是乳濁劑,三是著色劑,再用上礦物質作為主材料,比如天然長石和石英等等,混合在一起后再弄碎,添上油,就能做出釉彩了。
至于釉彩的顏色不同,在于著色劑的金屬氧化物不同而已,對原研究員的萬琉哈氏來說,簡直是小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