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她把康熙實驗室那個還是空的地球儀給弄好了,康熙會不會一個高興就給自己很多賞錢
這也不是不行,但是問題來了。
萬琉哈氏一個大門不邁小門不出的滿族姑奶奶,究竟怎么知道國外那些幾大洲的情況,還能畫出那么完整的地圖來,這不是表明她有問題嗎
這個辦法只能繼續放棄,她盯著窗戶,看來得找個辦法讓康熙提前開始燒制玻璃。
借口其實也是有的,康熙不是打算要解除海禁了
而且他還想讓海商們互相殘殺,啊不,是讓他們互相監督,誘餌就得夠誘人才行。
光是瓷器和茶葉,剛開始還能吊著這些海商,但是總歸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海商們私底下指不定能想什么法子弄一點,也能做這個買賣。
畢竟他們只要把貨物運出去,光是歐洲喜愛茶葉,多少錢都愿意買下來。
哪怕只有一點點,海商都能賺個盆滿缽滿。
但是彩色玻璃就不一樣了,這東西在歐洲那邊就是教堂獨有的象征。
貴族們自然想擁有,但是教堂的人當然不樂意。
如果有人能燒制出跟教堂差不多的漂亮彩色玻璃,這些貴族哪怕傾家蕩產都會想買下來。
有需求就有供應,海商們不殺紅眼想搶這個采買的名額才怪
但是要建造玻璃工坊,就得從頭開始,哪怕立刻開始,費的時間也不會短。
再收集一下各種材料,沒個一年半載的功夫實在夠嗆。
萬琉哈氏沉吟了一會,想到另外一個可以立刻著手改進的地方,那就是青花瓷。
如今青花瓷的石料用的比較多的是兩種,一種是平等青,又叫做陂塘青,產于江西。
這個青花料的好處就是產量多,燒起來不麻煩。
缺點就是這種做瓷器,燒制之后花紋會變得有些模糊。
當然這個模糊對比之前用的另外一種青花料麻里清要好多了,麻里清燒過后更加模糊,簡直就跟一千度近視摘掉眼鏡后看的那樣,模糊一大片。
在明朝剛開始的時候還用麻里清,這是元代的時候波斯傳進來的。
除了模糊之外,優點也很顯著,就是顏色非常濃烈顯眼。
后來有了平等青,麻里清就立刻退出舞臺了。
萬琉哈氏想了想,如今燒制青花瓷用的青花料該是浙青或者石子青。
這兩種的好處也是有的,石子青產量多很便宜,從宮里燒制,漸漸流入民間。
一直到民國的時候,很多青花瓷還是用的石子青。
浙青的優點則是能夠濃墨相宜,跟國畫一樣。
青花瓷上的圖案像是山水畫一樣,遠則淡,近則濃,極為漂亮。
宮里用的最多的,也是浙青。
但是這些都比不上后來用的珠明料,它最妙的地方,就是能混合其他青花料,然后大幅突出它們的優點。
比如珠明料混合了石子青,瓷器表面就會有明暗的層次感。
再混入浙青,瓷器顏色的深淺更明顯,最深的藍色就跟藍寶石一樣美。
如此好的青花料,康熙要是給瓷器用上,想必就能做出更美的瓷器來。
不管是賞人或者留在身邊品賞,那都是極為適合的
那么問題又來了,萬琉哈氏要怎么自然而然跟康熙提起改進燒制青花瓷的技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