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只會蒙語,在深宮中尤為寂寞才是,畢竟她也就之前跟太皇天后和康熙能說說話。
但她的目光總是很平和,沒有一絲陰霾。
宜嬪剛開始學蒙語,說話磕磕巴巴的,皇太后總是十分耐心聽著,偶爾糾正宜嬪,讓她的蒙語進步得一日千里。
她感覺皇太后就像是自己最敬愛的祖母一樣,十分包容,兩人相處起來輕松自在,越發融洽。
皇太后對宜嬪很好,宜嬪也想對她好,知道皇太后最大的遺憾是沒有自己的孩子。
于是她心里有了個很大膽的想法,想把肚子里的孩子養在皇太后身邊去。
當然宜嬪也有自己的私心,御醫私下已經告訴她,肚子里面是個健康的小阿哥。
她不想自己的兒子卷入皇位爭斗當中,那么養在蒙古出身的皇太后身邊是再適合不過了。
這孩子能夠平安長大,也能遠離紛爭,以后的日子過得快快活活的。
宜嬪回過神來,低頭看著跪在腳邊的明露嘆氣道∶“宮里多少人正等著看我跟萬琉哈氏爭起來的好戲,你怎么也跟著湊熱鬧了”
明露滿臉愧疚,越發覺得自己被人說了幾句就開始替主子打抱不平,在宜嬪面前開始胡說八道了“主子,奴婢錯了,以后一定謹言慎行。”
萬琉哈氏不知道康熙在重華宮留了一下午,惹得后宮嬪妃私下議論紛紛。
她正陪著康熙用晚膳,膳食依舊豐富,還多了幾道自己之前喜歡的菜式
萬琉哈氏不由感慨,宮里的精明人實在太多了。
她私下交代過金桂,夾菜的時候每道菜的次數差不多就好。
未必只有三次,但是每道菜之間差距不要太大。
別是一道菜只夾一兩次,另外一道菜就夾上十次八次的那么扎眼。
哪怕再是這樣,御膳房那邊依舊能猜出萬琉哈氏的口味,送了最喜歡的幾道菜過來。
萬琉哈氏也是放棄了,有這些人精在,再怎么遮掩都沒用,還不如痛痛快快吃自己喜歡的好了。
她是放開了,喜歡什么就讓金桂夾起來,吃得是不亦樂乎。
康熙見萬琉哈氏吃飯不如之前拘謹了,倒是喜聞樂見。
他又跟著多吃了半碗飯,等膳食撤下,月瑩送來泡好的熱茶。
康熙喝了一杯茶解膩,就琢磨著要不要繼續跟萬琉哈氏對弈。
萬琉哈氏是真的累了,下棋很傷神,這會兒都有點昏昏欲睡了。
康熙也看出來了,心里有些遺憾,想著只能以后再跟她下棋。
不下棋,兩人大眼瞪小眼坐著,萬琉哈氏絞盡腦汁琢磨要說點什么,對她一個不用社交的研究員來說實在有點難辦。
好在張應這時候來解圍,他捧著東西進去的時候看見萬琉哈氏歡喜的目光,頓時有點摸不著頭腦。
難道自己剛來,定嬪娘娘就知道自己要送什么了
還真是神機妙算,不愧是定嬪娘娘
萬琉哈氏不知道張應腦補了什么,反正看他忽然一臉崇敬地看著自己,也是莫名其妙。
好在張應很快呈上今兒帶來的東西,用錦緞包得嚴嚴實實的,這會兒慢慢打開,才發現是一個玻璃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