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事不急,回頭慢慢寫就是了,就是萬琉哈氏忽然想到一個問題,宮里有印刷工坊嗎
她一提,康熙就點頭答道“宮里武英殿那邊在前代的時候就有個印刷工坊,樣樣都是齊全的,就保留了下來。只是這些年沒有多少印刷的機會,最多給皇祖母印刷一批金剛經而已。”
太皇太后信佛,康熙孝順,給她建了大佛堂,佛經自然也得續上才是。
正好這個工坊平日也沒什么用處,這時候用來印刷佛經是再適合不過了。
工匠們都是一代代傳下來的手藝,這么多年來也是沒有丟,索性都留下來了。
萬琉哈氏就明白,這是明朝留下來的宮印,專門給宮里做印刷。
也不知道這印刷工坊用的是活字印刷,還是雕版印刷
康熙見她一副感興趣的模樣,兩人窩在英華殿這邊大半天了,也該起來活動活動,索性過去看看也不錯。
武英殿在宮里西南面,走過去是不可能的,實在太遠了。
于是康熙坐上御輦,萬琉哈氏也被扶著上了軟轎,一行人就浩浩蕩蕩去印刷工坊參觀了。李德全已經讓腿腳快的小鄧子趕緊去武英殿那邊說一聲,讓他們立刻收拾一番,免得等會康熙過去,工坊亂七八糟一副下不了腳的樣子。
小鄧子機靈,帶了好幾個小太監過去幫工坊簡單收拾。
不然就那么幾個人,短時間內要收拾妥當是不可能的。
印刷工坊那邊嚇了一跳,接著又滿心歡喜,畢竟皇帝要來,說明這印刷工坊很快就要重新活起來了
他們都是做印刷的好手,繼承了上一輩的手藝,然而除了佛經之外就沒有能做的。
這印版做上兩個就差不多了,哪怕印刷再多的佛經,質量太好都用不壞,他們就變得無所事事起來。
那么多的好手藝沒有用武之地,印刷匠都郁悶壞了,如今這么好的機會來了,他們恨不得多長出一雙手來收拾。
緊趕慢趕,好歹在康熙和萬琉哈氏來到之前,他們總算把印刷工坊勉強收拾好了。
因為印量不多,工坊里本來就挺干凈,也沒有多少印墨的味道。
小鄧子還是怕熏著康熙,愣是讓人用香爐熏了一圈,這會兒工坊里甚至還帶著一點似有若無的檀香。
康熙帶著萬琉哈氏進去,工坊的工匠們都跪了一地行禮,他擺擺手讓人起身,又問道“誰是負責工坊的人”
一個中年男子連忙出來行禮“皇上,奴才劉通負責工坊的事宜。”
康熙問起印版的問題,劉通立刻讓工匠抬出幾個來。
萬琉哈氏一看,有活字印刷,用的還是銅制的活字,就不容易磨損得重新雕刻了。
另外也有雕版印刷,不過大多是用來雕刻畫的。
她不由好奇道“這里還有彩印嗎”
劉通自然不敢抬頭看萬琉哈氏,聽見她的問話心下驚訝,沒料到這位定嬪娘娘連這個都知道,急忙答道“娘娘英明,彩印自然是有的。”
幾個工匠又把彩印的木雕送了出來,卻是放在錦盒里面,大多只有巴掌大。
畢竟如今的彩印是局部居多,就是需要上色的地方雕刻了,跟印章一樣,卻比印章要大,然后上色后印在需要上色的圖上。
大一點的色版也是有的,只在需要上色的地方涂上顏色,然后印下去。
不過為了整一幅畫不會串色,一般都會做十幾個或者幾十個小木印,最多的時候甚至有幾百個。
劉通繼續說道“前代的時候多為兩色,后來上一代工匠改良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