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帶著蘭花參去重華宮,顧凝宸看著就知道這是云貴當地也叫“臭參”的藥物,對病后虛弱,脾胃不適,失眠多夢等都有用。
她這一說,康熙讓人送了一部分去太醫院,讓御醫看看效果如何,能不能用。
畢竟太皇太后年紀大了,有些失眠多夢,要是這藥材能用,那是再好不過了。
太醫院那邊檢查了幾天,還翻閱了不少古籍,最后又嘗了一部分,認為這藥材很適用。
不必用來煎藥,做藥膳更適合,放老母雞一起燉湯喝下就好。
這藥材是云貴百姓因為感激康熙獻上的,康熙孝順,讓人檢查無誤后就送到慈寧宮來給太皇太后補身,她自然十分感動。
有著百姓感激和康熙孝順的藥材,也不知道藥效太好還是有這些加持,太皇太后喝下這蘭花參母雞湯后,感覺夜里確實睡得踏實多了。
顧凝宸都懷疑林潤送這個,事早就打聽到消息。
不過后宮的消息沒那么容易送出去,估計他是誤打誤撞了
不管如何,林潤立功了,又獻上適合太皇太后用的藥材。
哪怕他的兒子以后能力一般,因為林潤的功勞,也能比旁人的仕途稍微好一點。
最讓顧凝宸高興的是,海商把她想要的甜菜帶回來了
海商帶了不止一船的甜菜,實在是這東西太便宜了。
他們找了很多地方,最后在一個偏遠小城里發現的,當地人用來做菜。
主要種糧食,甜菜就是個添頭,種的并不多。
海商直接包圓了,當地人十分高興,給了個更低的價錢,算是皆大歡喜。
當然,海商漂流過海送甜菜回來,那價錢就翻了不知道多少倍了。
派去接船的人是拖爾弼和王談,農業是戶部管著,戶部尚書年紀大了,腿腳不好,王談就代替他帶人過來看看。
拖爾弼則是因為顧凝宸打算用甜菜來制糖,這新作物制糖就屬于造辦處,也就是內務府管轄,正好建造的工坊也能圈在其他工坊附近。
王談帶來的人檢查了幾船的甜菜,挑出好壞來,運送去工坊那邊的倉庫。
海商舔著臉來打交道,更想打聽這些甜菜究竟用來做什么,王談當然無可奉告,拖爾弼也是閉口不談。
他們也是知情知趣的,收了錢就不再旁敲側擊了。
王談沒說以后還要,可能這買賣只做一次,海商心里有些遺憾,很快又送來添頭的東西,打算讓王談以后需要什么,能立刻想起他們來。
拖爾弼湊過來看了一箱子黃色的疙瘩,看著像是糧食,卻是沒見過的,立刻就道“不如送回去給皇上和娘娘看看,可能知道是什么。”
王談看了他一眼,問過海商,得知這是那個小鎮的人吃用的,蒸著吃烤著吃也行。
因為海商買的多,小鎮的人就熱情送了幾箱子,不過很多在路上壞掉了,只剩下這么一箱。
王談聽說是糧食后,立刻就收下,讓人送回宮中,面上倒是不露聲色,仿佛對添頭毫不在意的樣子。
還是拖爾弼跟他相處久了,能看出點端倪來。
海商那些人是壓根沒發現,只覺得王談為人十分大方,他們說送的是添頭,王談還是另外給了錢買下來,于是千恩萬謝收下后,美滋滋走了。
箱子被送回宮中,太醫院用銀針檢查沒發現問題才送到康熙跟前來。
顧凝宸自然也在,她看了一眼箱子里面土黃色的根莖果實,感覺這東西不要太熟悉,不就是土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