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官員第一時間只會覺得這人瘋了,在說瘋話。
哪怕官員覺得這法子可行,但是當地的都是官鹽,要失敗了,往年用老法子出的鹽減產了,他不被上頭問罪才怪
一般官員在當地呆三年,然后就換地方了,何必為了一個不知道哪里來,也不知道能不能可行的法子,壞了自己的前程呢
他們不改變,前程未必有影響,但是如果著手去大改,就很可能出問題。
所以此人沒能把法子呈上,憤憤不平寫在書里,恰好被拖爾弼借回家,然后被顧凝宸看見,這只能說此人的運氣還算不錯。
要換做其他人看了,估計也不會在康熙面前直接就提了。
也就顧凝宸心大,覺得嘗試一番,萬一能成,就能給康熙帶來好消息,增加鹽的產量。
如果這事不成估計她壓根就沒想到這一點,或者想了,再努力改進就好。
跟他們一起做研究的時候一樣,沒什么一開始就成了,總需要反復調整才是。
鹽的事重大,康熙琢磨了一下,就讓內閣當中相對年輕一些的李光地去福建跑一趟。
另外還增派了五千士兵,跟著李光地一起去福建,把海邊一塊地包圍起來,不讓任何人進出。
就連里面制鹽的都是士兵,不讓當地百姓摻和進來。
倒也未必是擔心當地百姓泄密,而是曬鹽此事還在摸索當中,如果能成,那自然好,以后也能推廣,百姓們也就能受惠了。
如果不成,這還是顧凝宸的主意,叫人知道只覺得是勞民傷財。
還讓提前得知的百姓一場空歡喜,實在沒這個必要。
康熙讓李光地收拾行裝,第二天就出發。
他還把人召到宮里密談了足足一個時辰,李光地這才出宮。
哪怕夜風再涼,李光地因為興奮感覺渾身熱乎乎的,恨不能立刻出發去福建
要曬鹽的事成了,那得是多大的功勞
康熙也沒瞞著李光地,曬鹽的法子是定貴妃的主意。
定貴妃每次的主意就沒有不成功的,李光地想到這個差事能落到自己頭上,就跟天上掉下餡餅來了
皇上估計也看出這個法子可行,才會讓李光地跑一趟。
要不是地方不對,他都想朝著重華宮的方向給定貴妃磕個頭來感謝
顧凝宸后背一寒,感覺有人在說自己,鼻子也癢癢的想要打噴嚏。
這會兒已經是晚春了,宮里的地龍在昨天終于關掉了。
見她哆嗦了一下,康熙就有點擔心身子怕冷的顧凝宸是不是凍著了,讓人送來披風,親自給她裹上。
顧凝宸感覺渾身熱乎乎的,是真的熱,快要出汗那種,趕緊把披風脫下來無奈道“皇上,我不冷。可能是誰念叨我,鼻尖有點癢。”
康熙聽著笑道“想必是李光地在心里念叨著你,這次的差事要是成了,他就能更進一步了。”
李光地的功勞不小,在內閣里的年紀卻不算大,資歷也欠缺一點。
如今要是把海鹽做好了,他在內閣就更能站穩腳跟了。
所以李光地哪能不念叨著顧凝宸的好,恨不得一天三頓來感激她。
顧凝宸聽著就笑道“我也只是大概說說,實際上要怎么做還得李大人反復摸索。”
每個池子曬多久,鹵水的比例多少,哪怕是鹵水要怎么完美做出來,也得李光地一遍遍嘗試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