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免沖撞到后宮貴人,傳教士給太監授課的地方也在西北門的角落。
幾個傳教士輪流來上課,每天扯著嗓子喊,哪怕臺子改造后,他們依舊感覺這樣下去,自己的嗓子就得廢了。
于是他們跟康熙提議,直接把太監們篩選一番,把對樂器有天賦的人挑出來,再手把手教導,這樣會更快一點。
康熙想了想就允許了,傳教士就開始挑人。
顧凝宸還挺好奇這幾個傳教士要怎么從那么多的太監當中,找到有音樂天賦的人。
康熙就派了一個記性不錯,嘴皮子又伶俐的太監過去看了一天,然后到重華宮來給她復述一遍。
顧凝宸一聽,就明白傳教士用的法子了。
樂感這個確實不好測,他們就用比較傳統的方法,哼了一首歌謠。
不算長的歌謠,只唱一遍,太監們再單獨過來傳教士跟前重復,能記得多少就多少。
能全部記下的,不說樂感,就是記性也不錯。
差一點記下的,也算過關。
這樣篩選下來,就刷掉了一大部分。
畢竟樂感是一回事,記性也是相當重要,看看這琴譜沒記下來,上手的時候也抓瞎。
剩下的人就可以接觸樂器了,傳教士會看他們的手指。
拉大小提琴的手指要細長一些,彈鋼琴的話就要手指有力才行。
這樣簡單一分,大部分人就固定好屬于自己的樂器,可以開始學習起來。
傳教士的教學也很粗暴,今天學了,明天就跟著模仿彈奏出來。
哪怕不夠完全正確,起碼調子能勉強拉出來。
拉不出來,那就罰。
罰的話肯定不能動手指,免得壞了手指就不能奏樂,所以都是打板子,打在腿上。
第一天幾乎所有人都被打了,一個個一瘸一拐回去。
十天后有一半走路沒那么瘸了,一個月后太監們才能全部好好走路回去。
雖然傳教士這教學粗暴,但是不得不說效率卻相當高。
康熙感覺傳教士教得不錯,回頭可以教幾個小阿哥學一學西方樂器。
顧凝宸想到傳教士這粗暴的教學方式,小阿哥的腿能受得住嗎
康熙一聽就笑了“他們如今面對的是太監,自然粗暴許多,要對著小阿哥的話,他們哪里敢動一根指頭”
傳教士能混到宮里頭來的,一個個誰沒有眼色。
他們心知太監的地位不高,才敢這么粗暴來教學,能學會就行,不會就打。
這邊太監們不盡快學起來,康熙問起的話,那就是傳教士的錯了,到頭來罰的可能就是他們。
對著小阿哥,傳教士恐怕比誰都要有耐心。
不過按照康熙這個虎爸的性子,估計小阿哥們學得太慢的話,他也是要遷怒到傳教士身上。
再就是這些新出爐的西方樂團的太監,如果一個月內還學不會,就要被傳教士粗暴換人了。
留下的太監數目比樂團需要人數要多一些,一部分當然是作為候補。
不然一個要是病得起不來,就缺了一個人,還怎么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