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生怕顧凝宸真的大過年要忙碌,吩咐李德全趕緊讓造辦處把圖紙送過來。
造辦處的總管原本是張應兼任著,不過高昌已經接手,還熟悉了下來,張應自然被撤職,打發得遠遠的,直接去園子那邊了。
也虧得康熙念舊情,沒讓人直接把張應拖出去砍了。
李德全覺得張應的運氣還算不錯,沒立刻死了,不過去了園子也是生不如死。
他這樣被撤職打發出去的,自然不可能還在園子當管事,就是普通的太監。
張應這人也是不厚道,以前看不上園子那邊伺候的人,基本上就沒在貴人面前伺候過,可以說比冷宮還冷宮的地方辦差。
之前園子有換掉的舊瓷器,按理說是內務府這邊換新的。恰好是張應管著瓷窯,該送去舊瓷器一樣數目的新瓷器過去,哪知道他拖拖拉拉只送了一半。
園子那邊的管事求爹求娘的,送了不少好處,張應才勉強給補上了。
這次張應被打發去園子,還是在那個管事底下辦差,自然不會有什么好日子過了。
李德全覺得他是活該,做人留一線,可惜張應覺得自己絕不可能下去,也就絲毫臉面都不給別人了。
如今落難,張應才明白當年的自己有多蠢
這會兒新兼任的管事高昌就帶著圖紙過來給定貴妃過目,神色恭敬得很。
顧凝宸見著高昌,感覺有點面善,想到是以前在康熙跟前伺候的,不由隨口問道“之前不是張應負責的換人了嗎”
康熙不動聲色看了高昌一眼,后者就會意道“回貴妃娘娘,張應被調往了別處,如今是奴才負責了。奴才惶恐,讓工匠拆開鐘表把圖紙畫了下來,卻始終沒能完全仿制出來。”
其實也不是不能仿制,而是工匠能夠做出一模一樣的,那就沒什么意義了。
康熙要的就是讓工匠改良后,變成跟西洋鐘表不一樣的東西,而不是一模一樣的。
要一樣的話,他直接在外頭采買不是更方便嗎
等圖紙送過來之后,顧凝宸看了看,就明白工匠的難處在哪里了。
工匠仿制出鐘表里面的齒輪、拉桿和連線構造,大小和形狀差不多,就只能做出外邊差不多的鐘罩來。
哪怕他們能變換一下圖樣,形狀一樣,那看起來差不多,必然不會讓康熙滿意。
康熙挨著顧凝宸看著圖紙,也察覺到工匠的問題在哪里。
她一直感覺西洋鐘都太大了,如果做小一點,就不至于那么占地方,還能隨意擺在桌上,就能更方便一點。
顧凝宸對機械不算特別擅長,皺著眉頭想了一會道“皇上,不如讓工匠把鐘表里頭的齒輪等物縮小一些來試試”
這樣既不會改變結構,讓工匠無從下手,還能讓鐘表的形狀變小一點,外邊一變,也就不一樣了。
康熙對此不算特別滿意,只得到“暫時只能如此了。”
高昌得命,回去吩咐工匠們把鐘表結構縮小。
同等比例縮小,這樣確實好做一點,工匠只需要照著圖紙把零件都縮小來做。
雖說這對零件的精細度要求更高,不過工匠細細打磨,反復試過后也能勉強組裝起來。
等做好后,確實是小了一圈的鐘表,外邊還被工匠十分巧心思涂上染料,瞧著比鍍金和鎏金確實要漂亮得多了。
不過也就是中規中矩的鐘表,體積也沒有她想象中那么小,不能放在桌上。
顧凝宸一看康熙的面色就知道他不是特別滿意,她回想了幾天,才記起后來廣州因為解除海禁通商,為此衍生了改造鐘表的行業。
其中一種廣琺瑯的廣州鐘表尤為特別,算得上是中西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