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還有說書先生,也有茶博士。
哪個客人一邊聽書一邊喝著的茶葉覺得不錯,也能直接跟茶博士買,十分方便。
另外還有小吃兜售,有各種糕點,烤肉串和肉餅,最受歡迎的卻是土豆條和土豆泥。
土豆條外邊包裝就簡簡單單包一張油紙,可以邊走邊吃,帶著走也方便。
土豆泥用木碗裝著,吃完都不必送回來。
如今土豆的產量不多,這種小吃自然是顧凝宸的主意。
她讓小廚房試著用土豆做了好幾種花樣,最后定了這幾種最容易操作的小吃,在互市的時候讓俄國人開開眼。
除了互市之外,在有拍賣會的四大城市港口也有一家這樣的鋪面,就是為了以后鋪墊。
當然土豆的產量如今不多,土豆條和土豆泥的價錢都不便宜,一般人都吃不上。
而且土豆條還用大量的油去炸,光是這個就不可能價錢低下去了。
她會選擇這兩個小吃,也是土豆條和土豆泥,一個炸過,一個蒸了之后加入牛奶,樣子已經看不出土豆來了,更別提口感也截然不同。
哪怕是以前吃過土豆的歐洲人,吃著土豆條和土豆泥的時候都絕對想不到會是他們聯想起來。
顧凝宸之前讓人問過水師提督,得知歐洲那邊吃用土豆的方式就是蒸或者用水煮,拿上來撒點鹽就能吃了。
這操作實在太簡單粗暴了,哪能顯示出土豆的好吃來。
她讓人說得再好吃,也沒有親自嘗到味道來得真實。
索性在幾個西洋人多的地方,試著開鋪面,讓人試吃一番。
果然西洋人極為喜歡,甚至還無師自通,開發了用土豆條沾糖的吃法。
當然這也是能買得起御糖的人才用的法子,實在買不起御糖,用紅糖來代替,就總差那么一點,味道不如御糖來得好。
沒御糖,也還能沾鹽來吃。
如今的鹽巴很細,又跟雪花一樣,沾著吃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而且細鹽的產量比御糖要高一點,價錢比御糖稍微低一些,每次吃也不需要很多,有點錢的人也能弄上一丁點細鹽來沾土豆條吃了。
這讓御糖和細鹽的價格又創新高,是顧凝宸沒能預料得到。
不過她感覺沾御糖的吃法實在接受不了,沾鹽還好,只是土豆條還是最適合用番茄醬了。
只是如今番茄叫番柿,也叫六月柿,從明代自西洋傳進來后,就當做是觀賞植物,果子鮮艷,卻是用來看的。
西洋那邊也一直以為番茄有毒,不敢吃,就是當觀賞植物,所以進來這邊后也是如此。
顧凝宸饞番茄醬了,跟康熙撒嬌,說這個東西能吃“西洋那邊早就有人試過了,可惜之前謠言滿天飛,也就沒人相信。”
康熙是半信半疑,讓人買來很多番茄,喂給牲畜。
果然一個月下來,牲畜不但沒事,甚至身體還要更好一些。
他這才敢讓人來試,然后叫御醫反復檢查過,確實沒問題,這才讓御膳房把西紅柿做成醬上了桌。
顧凝宸用土豆條沾著番茄醬吃,只覺得有種回到后世的感覺,幸福得瞇起眼。
康熙也好奇,這味道真是那么好嗎
她就用土豆條沾著一點番茄醬,送到康熙嘴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