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沒誰比做經商多年的商人,更熟悉怎么做買賣了。
雖說有了章程,人才培養還是需要時間的,加上番茄如今還沒有大面積種植起來。
再培養個一年,讓他們過去也不遲。
除了怎么經商,怎么把鋪面經營起來,如何探聽消息,怎么敏銳感知危險情況,怎樣跟西洋貴族打交道,這些都需要一一學習,是在學院上學不到的事。
語言學院這邊的事情放下,夏天也要來了。
互市相當順利,除了俄國人,蒙古那邊也會派人過來做買賣,互通有無。
外城內城都有康熙的人在,探聽消息自然就要方便得多了。
最讓他高興的是,俄國果真讓人大規模養羊,養的數量還不少。
因為一時之間羊羔和母羊太搶手,俄國人還跟蒙古那邊做起買賣來,想出錢買他們那邊的羊。
蒙古一時被這樣的餡餅砸中,驚喜之余也有點擔心。
新首領經歷過之前那位首領的事,越發小心謹慎,還特地派人來問康熙的意思這些羊賣還是不賣
康熙的意思,當然是賣了,而且要賣個好價錢
如今羊就是最緊俏的時候,賣的價錢不能跟以前一樣了。
新首領立刻會意,留下一部分羊,能自個吃和繼續生羊羔的幾只母羊,其他都陸陸續續全賣掉了,還賣了很高的價錢。
俄國人果真跟康熙說的那樣,還想用以前的價錢來買羊,幸好新首領多了心眼,立刻讓族人加價。
誰給的價錢最高,這羊就賣給誰
這雖然有點不厚道,不過新首領也明白,這賣羊估計就沒幾次的買賣,又不是一直賣,這次抬價又如何,反正很可能都沒有下一次了。
俄國人能怎么辦,只能用翻了幾倍的價錢,捏著鼻子買下了這些羊。
反正等羊羔長大了,身上的羊毛又賣回去給大清,給出去的錢又能回來,所以這時候雖然心疼,卻不至于不愿意給錢。
蒙古給俄國人賣了羊賺了一筆,挖鹽賣給康熙又賺了一筆,今年的日子過得比往年還要好得多,一個個都美滋滋的。
當然新首領也敲打了一下族人,賣羊可以,賣高價錢也可以,但是不能全賣掉。
羊全賣了,他們以后想要把羊買回來,估計這價錢還得翻倍,那就得不償失了。
確實有不少族人心動,畢竟這時候賣羊的價錢比往年高太多,可能就沒有下次了。
但是聽新首領的意思,這羊賣掉了,再買回來新羊就難,總不能跟其他族人搶羊羔吧
好歹要留一點,以后自家吃也行,慢慢再長成羊群也可以,于是族人就壓下這個心思,繼續養羊的養羊,挖鹽的挖鹽了。
挖鹽雖然工錢不多,但是自家要吃,跟族里買鹽,價錢比外邊還要便宜一些,算是自家人的福利。
蒙古這邊日子好過一些,加上又一個個努力挖鹽,去互市的次數就不多。
最多是一個月左右,大家把挖的藥材放在一起,每家每戶登記好,再讓人一車拉去互市那邊擺攤賣掉。
回來后錢一分,又多了一份收入了。
雖說手里頭的銀錢多了,卻都是辛苦錢,日子過得充實又滿足。
這也是康熙想要的,如果蒙古過于富足和閑散,他們留在邊境線擋住敵人的目的就失去了。
人忽然暴富之后,很多會選擇過上奢靡的生活,而不是繼續跟以前一樣努力過日子。